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配合。有机硅商城快讯-11月6日:A股大爆发!昨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11月5日收盘,沪指涨2.32%,深成指涨3.22%,创业板指涨4.75%,北证50指数涨8.12%,此外,市场超4300股上涨,全市场成交额高达23506亿元,市场成交额已连续2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超创2015年7月中旬以来A股新的连续破万亿元成交额纪录。

相比A股大爆发,有机硅市场却在跌跌不休!山东单体厂不仅将DMC打至12500元/吨,D4也被打至12600元/吨,直接破近5年历史新低!比各大电商“双11”还要狠,妥妥的为家人们谋福利!然而抄底情绪并未被激发,11月新单成交仍有待改善。目前龙头厂定力十足,DMC自用为主,保持14200元/吨高价,与其它单体厂价差不断扩大,中下游都在观望龙头进一步动向,或再作调整。总体来看,目前各厂家让利不一致,中下游在跌势未止的迹象下,自然不会轻易大量补仓,亏怕了的上下游企业现在基本都是“保守派”,观望情绪下预计短期内维持刚需交投。
生胶市场:随着DMC市场价格不断下行,生胶的高价差,火速提升各单体厂生胶产能,为了打消混炼胶企业备货担忧,进入11月,各单体厂纷纷将生胶直降14500-14700元/吨,并且量大还可商谈。而龙头厂这边仍有前期预售单待交付,至今还坚守15500元/吨,以A+优惠500,再叠加混炼胶配货优惠,生胶即便最低可优惠700元/吨,也高于其它单体厂的生胶成交价。
因此,当前混炼胶企业,一边留3车基础量等龙头厂调价后执行;一边小批量向其它生胶厂补仓。但面临低价再心动,也不敢任性抄底,毕竟龙头厂经常出其不意放大招,原本就如履薄冰的混炼胶厂只能步步谨慎。以当下DMC与生胶价差来看,生胶价格仍相对较好,短期内产量有望稳步提升。
综合来看,龙头厂对高温胶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布局、深入,一边生胶自用率越来越高;一边与A类客户粘度较高,每月上万吨的基础量牢牢锁定。短期内,其它单体厂的低价策略对生胶格局冲击或有限,混炼胶厂仍在期待龙头厂11月如何操盘。混炼胶市场:多家单体厂开启生胶降价模式,混炼胶企业原本就处于被动地位,尽量一些9月份的生胶还未到库,生产成本依旧高位,但为了提前抢跑接单,局部混炼胶企业也展开让利模式,目前常规硬度混炼胶主流报13000~14000元/吨,实盘成交让利不一。龙头厂作为混炼胶企业的风向标,低价的竞争王者,此时却在一片混战中,生胶保持居高不下,混炼胶则低位不改。不仅扰乱了混炼胶企业对11月的布局,也导致众多中小混炼胶厂经营压力升级,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目前混炼胶企业可以用“险象环生”来形容,洗牌的不断升级让人始料未及。就如当下,几年难遇的DMC与生胶如此高价差,一些有生胶线的混炼胶大厂迎来一波短暂红利,趁势采购DMC自产生胶,成本优势突出,产品结构多元,高、中、低全面出击。降维打压下,已有局部混炼胶厂家被迫转变为半个“经销商”,为了赚点“搬砖费”,承担账期与售后服务。需求方面,虽然近期消费利好政策加码,各大硅胶相关展会也积极开展,但下游硅制品企业也饱受资金周转的困扰,备货压价、压款成为常态,据我们有机硅商城走访硅橡胶企业,均表示今年收款比往年要严峻,因此近期部分企业宁愿少买以降低回款风险。整体来看,大幅让利下成交氛围也偏淡,因此市场竞价逐渐开始混乱,且在线性体、DMC、生胶走势分化下,单体厂一边调整产品布局,一边向下游领域继续开拓,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硅油企业正积极试用线性体生产,混炼胶企业则产生自建生胶线念头。总之,供大于求情况难逆,产业的深度调整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以上信息仅供交流分享,不做交易依据,有机硅商城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裂解料DMC:11600-12000元/吨(不含税);裂解料硅油:12300-13500元/吨(不含税);废硅胶(毛边):4000-4300元/吨(不含税);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报价仅供参考,不可做交易依据。(价格统计时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