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商城快讯-11月29日:“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比亚迪降价事件,不仅体现在汽车行业,作为上游原料也感到寒风瑟瑟,近几年有机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持续增长,但竞争也越来越卷,全产业链的价格战下利润也非常微薄,2025年的挑战仍是相当严峻,供大于求格局加剧的情况下,上下游都难以置身事外,竞争力弱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11月即将结束,有机硅市场仍呈现低迷气氛。场内来看,在终端市场内卷气氛渲染下,中下游企业月底备货信心不足,且部分企业深受资金压力,回款又难等困境。险象迭生的淘汰格局下,大家备货方针偏向保守。
而单体厂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毕竟DMC已触及年内最低价,大家的让利空间非常有限,需求没有得到实质改善的情况下,单体厂并不能做出更有利的销售策略,往往陷入不断循环地阶段性价格战。后续来看,同质化竞争下,品质提升及技术创新仍是内卷的核心要点,多数企业或将在明年继续向下游延伸并重点布局技术赛道。
107胶市场: 11月来看,DMC下行后,107胶、硅油企业紧随其后跟跌抢单,下旬龙头才下场让利,也收获一些订单,因此月末大家心态都还算淡定,持单企稳运行。截止至11月28日:107胶主流报价13300~13700元/吨,11月均价13685元/吨,较上月环比下跌2.66%,较去年同比下跌9.04%;硅油主流报价14800~15500元/吨,11月均价15574.44元/吨,较上月环比下跌2.57%,较去年同比下跌4.97%。
目前来看,107胶企业在上轮跌势下有一定预售订单入账,但下游市场萎靡,后续补仓意愿不强,而当下DMC挺价,107胶企业并无太多让利空间,预计短期内市场平稳运行,部分出货压力较大的107胶企业或将适当减产以维系经营。
硅油方面,另一原料硅醚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硅油难以顺畅跟随DMC价格下行,且龙头降价后,与其他硅油企业价差不大,场内竞价情绪相对有限。需求方面,目前下游硅酮胶市场刚需愈发消退,观望情绪下询盘不高,硅油企业出货压力较大,实盘成交延续商谈为主。
裂解料硅油市场:11月裂解料企业一如既往地平静,面对新料接连不断地跌势攻击,大家都非常平静地继续“摆烂”,毕竟下游企业接单不佳,自然在采购上一再放低备货量,而更加有限地订单也基本被新料厂全盘接收,“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下,裂解料硅油厂就是被蚕食的“小鱼”,偶尔捡漏的订单,部分企业还要考虑订单能否盈利。总之,11月的裂解料市场并没有太多变化,裂解料硅油报价延续12300~13500元/吨(不含税),躺平接单局面下,消化自身库存为主。废硅胶方面,相较于还有些许冲劲的硅制品厂和进入“养老”状态的裂解料厂,废硅胶回收商在其中就是被迫“躺平”的典范,且在实际磋商中,废硅胶回收商基本没有话语权,有时基本平进平出,一两百的搬砖费都赚不到。短期来看,废硅胶回收商持续遭受成本及需求抑制,毛边价格小跌至4000~4100元/吨(不含税),成交延续僵持。需求端:11月,终端淡季影响突出,硅酮胶企业库存压力仍存,为了平衡供需,大户暂无入场囤货的打算,拿货依旧以刚需为主,市场相对平淡。光伏方面,在稳投资政策下,近期新项目建设仍然火热,对市场有一定提振,但北方地区在低温天气下,刚需持续下滑,部分企业窗口已进入半关闭阶段。短期内,虽宏观政策仍有利好,但不能弥补市场的利空,需求端仍不容乐观。整体来看,终端仍处淡季行情,企业开工也有所下滑,需求同步缩减,市场利空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不过经过一整年的价格战,上下游成交延续性有一定增强,供需关系有一定缓解。后续来看,部分企业或在年底有一定补仓需求,12月或先抑后扬!(以上信息仅供交流分享,不做交易依据,有机硅商城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裂解料DMC:11600-12000元/吨(不含税);裂解料硅油:12300-13500元/吨(不含税);废硅胶(毛边):4000-4100元/吨(不含税);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报价仅供参考,不可做交易依据。(价格统计时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