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平台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配合!
导读
本周进入三月中下旬,上下游在观望中挺价,广州幕墙展规模较往年明显缩小,对业内挺价心态有一定的波动。具体来看,随着上一轮涨势影响消退,下游备货重回刚需,成交维持平缓局面。单体厂表示坚定维护减产报价策略,甚至为了不动摇挺价决心,计划再减产10%,若严格落地实施,累计规模性减产将达30%。但个别DMC成交松动,导致下游对“自律性减产“保持质疑,成交风格以逢低拿货为主,上一轮的涨幅仍未被市场消化。截止发稿前,DMC报价13900~14300元/吨,实际成交局部有小幅让利。
经过两周僵持博弈,下游企业的低价库存逐渐消耗,刚需备货有望启动,而单体厂预售单交付也渐入尾声,大家又要为新一轮接单而角逐。据我们了解,本周高层会议即将召开,如何挺价、维护利润仍是重要主题。
本周来看,若减产进一步严格落实,下游刚需备货逐步启动,为重拾业内对挺价信心,有可能发起新一轮探涨信号,而下游追涨心态偏谨慎,震荡中看各方如何博弈新一轮行情........(原创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预计减产达30%,减产量达200万吨左右!
山东地区:1家年产50万吨产能,老装置停车检修,降负运行;1家年产70万吨装置轮流检修,维持降负运行;
华中地区:湖北60万吨装置降负30%运行;江西70万吨产能,装置局部降负运行;
华北地区:河北年产40万吨产能降负运行;内蒙古2家装置,维持降负20%运行;
江浙地区:浙江1家年产27万吨产能,新装置计划停车检修7天;1家年产55万吨产能,局部装置保持降负运行;张家港40万吨装置降负运行;
西南地区:云南30万吨装置,计划3月中下旬一套装置检修约15天;
总体来看:终端需求暂无实质性改善,下游备货意愿较低,而部分单体厂库存压力有所增长,为减产报价策略继续落实,单体厂计划扩大减产规模,提升至30%,减产产量将达到200万吨左右,后续若随着减产深入,整体开工率或降至67.25%。

成本支撑,硅油、107胶维稳运行
107胶市场:上周国内107胶市场延续高位盘整,截至3月14日,国内107胶市场主流报价在14300-14500元/吨。终端需求复苏节奏分化,市场交投以刚需小单为主。
成本端:上周DMC保持维稳运行,工业硅弱势震荡削弱成本传导力度,但行业“反内卷”政策限制低价竞争空间,主力单体厂仍维持挺价策略,市场呈现“稳价保利润”特征。
供应端:单体厂延续减产保价,预计减产30%,主力单体厂库存尚可,整体以刚需补货为主,行业自律性限产政策下,供应端收缩趋势明显,挺价情绪仍较足。

硅酮胶需求端:建筑胶市场,建筑行业复工加速,叠加“两会”利好政策传导,3月硅酮胶巨头纷纷宣涨5%-10%,但终端地产项目资金到位率不足,对硅酮胶需求传导仍需时间。近两年建筑胶行业竞争激烈,从上周广州门窗幕墙展参展情况来看,整体参展商数量减少,二三线品牌缺席,而上游原料企业及涂料、防水等跨界巨头增多,显示跨界融合与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明显,2025年建筑胶竞争压力仍较大。
光伏胶市场:“531”“430”两大光伏行业节点,直接促进了今年上半年分布式项目“抢装潮”的出现。目前,组件已经连续涨价近一个月,飙涨20%,某一线组件企业表示,有的组件报价能够接近0.9元/W。业内对于3-4月的抢装潮预期,带动全产业链价格上行,并有望持续传导到光伏胶环节,市场追涨氛围形成。
短期来看,成本支撑与供应收缩驱动107胶价格中枢上移,但政策利好传导仍待时间推动,终端需求仍显弱势,预计本周107胶市场延续持稳运行。


硅油市场:上周硅油市场稳中趋强,截至3月14日,国内硅油主流报价15800-16000元/吨。成本面,DMC、硅价格偏稳运行,硅油生产成本支撑偏强。供应面,随着下游厂家持续消耗原料,且消息面刺激,硅油刚需订单成交氛围较好,多数硅油厂商库存有所降低,不过部分大户备货量较多,大批量采购还未启动,硅油企业以稳价出货为主。
外资品牌硅油市场,截至3月14日,外资品牌硅油代理商报价持稳在18000-19000元/吨,由于近期国内硅油市场向上运行,部分代理商试探挺价,但市场接受程度不高,整体市场呈现“内强外弱”格局。


需求端方面:建筑胶方面,地产项目复工带动室温胶需求增长,但终端回款周期较长,中小型室温胶厂现金流承压,头部企业凭借资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顺势跟涨,刺激经销商补库,但中小厂仍以消化库存为主。印染纺织市场,“金三银四”旺季预期下,面料企业补库需求略有增加,但终端服装消费复苏缓慢,基本面分化下面料厂多按需采购硅油乳液。中国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数据显示,2月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4.5%,印染纺织市场面临挑战。
短期来看,硅油市场受成本传导支撑硅油价格中枢,但内需疲软制约上行空间。预计下周硅油市场维持平稳运行。

废硅胶持续低价,裂解料微利经营
裂解料市场:新料价格偏强,裂解料厂家继续凭借价格优势出货,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且近期在硅酮胶企业在发布涨价函后接单增多,对裂解料企业备货也有一定增强,预计短期内市场供需环境尚可,裂解料硅油延续12800-13500元/吨。
废硅胶方面,因裂解料企业前期低价库存累积,因此对毛边采购以逢低为主,心态上在压价也略占上风。而硅制品厂原本寄希望毛边跟随新料上涨,无奈废硅胶回收商、裂解料厂均不接受,积极已久的毛边不得不低价处理。目前市场废硅胶供应量充足,回收商也以积极出货为主,报价持续在4000-4300元/吨之间。
综合来看,成本端低价维稳,裂解料采购也有一定议价权,利润存回暖迹象,不过新料供应量仍较大,整体供大于求的现状难以改变,裂解料企业竞争压力仍存,预计以微利经营为主。


生胶维稳,高温胶积极出货
生胶市场:上周国内生胶报盘平稳,国内主流报价延续15000-15200元/吨。供给端方面,单体厂生胶装置有所减产,龙头厂在交付前期欠单,库存压力可控。接单方面,由于硅制品市场需求未见实质改善,对混炼胶维持压价询盘,利润面难有修复时机,因此混炼胶企业也没有太多的采购动力,消化前期原料库存为主。本周来看,龙头企业的预售订单还能支撑,价格或维持坚挺,不过新单成交欠佳,部分企业库存压力显现,实际成交价或有所松动。
综合来看,本月底备货节点将至,单体厂或将发起新一轮探涨刺激,部分混炼胶企业或将适量刚需补仓。不过场内贸易商仍存低价货源,对当前高价生胶难以顺畅消化,或将拖累跟涨进程,短期生胶市场延续弱稳运行。

混炼胶市场:进入三月中旬,从市场的活跃程度来观察,金三前半个月的表现略显平淡,混炼胶市场的观望氛围依旧浓厚。目前,常规硬度的混炼胶价格稳定在13500~14000元/吨之间,下游客户对高价持较强的抵触情绪,成交多以一单一议的方式进行,且价格议定中,硅制品的议价权重较为突出。
在采购方面,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上周混炼胶市场的企业采购活动显得较为冷清,库存正处于逐步消化的阶段,主要以小量补仓为主。开工率方面,通过今年的企业走访观察,华南地区的混炼胶开工率普遍保持在7成左右,波动并不明显,业者心态相对稳健,对产品创新展现出更强的动力。

高温胶需求方面:从三月的订单情况持续稳定。随着夏季的临近,密封件、水球、泳具等制品的订单开始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开工率有所提高。整体来看,当前无论是混炼胶市场还是硅制品市场,业者的心态都相对稳固。从库存情况来看,本周市场的关注度有望有所提升,但具体还需进一步观察上游价格的走势。
作为有机硅行业的一员,如果您仍在单打独斗,独自抵御市场的风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东莞市合成橡胶协会,与我们一起探讨有机硅行业的更多发展趋势,分享最新的产品信息和前沿的技术成果。

2025年3月14日,东莞市合成橡胶行业协会副会长、东莞市维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金辉携协会秘书处一行,代表协会会长谭政新为副会长单位东莞市荣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授牌,并开展产业交流活动。
市场预测
综上所述,本周有机硅市场延续“成本驱动型”上涨逻辑,但需求端复苏力度决定价格上限,供应端“反内卷”与需求端“弱复苏”博弈加剧,市场等待3月下旬需求验证。
成本端:工业硅基础面支撑不足,价格再度下调,上周421#化学级金属硅报11000-12000元/吨,交投氛围冷清,全行业库存较高压制价格空间,短期内供增需弱局面难以改变。多晶硅开工持续低位,有机硅也正积极减产保价,工业硅需求难有增量空间。
供应端:行业自律供应限制投放节奏,预计整体或将减产30%,此次减产也是行业联合反内卷的重要一战,即使业内质疑声仍存,但单体厂集体减产之心仍遭表现坚定,若能将减产计划实施到底,有机硅行业或将迎来更加健康、有秩序的良好市场氛围。

需求面,各终端市场需求均没有明显提升,因此短期仍是以保量生产、刚需跟进为主,对有机硅市场支撑乏力,中下游看空心态较重,逢低入市。上周广州门窗幕墙展小幅提振市场情绪,头部硅酮胶企业订单有向上趋势,叠加硅酮胶涨价函落实情况,室温胶已有挺价稳市之趋,但整体仍以稳步去库,按需补货为主,具体仍需看终端需求恢复情况。
当前有机硅市场在“减产保价”与“需求弱复苏”的博弈中维持窄幅震荡。上游“反内卷”之战如火如荼,下游以刚需补货为主,预计本周有机硅市场延续高位盘整态势,建议企业关注3月下旬减产落实情况及“两会”利好政策落地效果。(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3月17日有机硅市场主流报价:
有机硅DMC
新 料:13900-14300元/吨 (净水含税送到)
裂解料:12200-12500元/吨(不含税)
有机硅D4
13900-15000元/吨(净水含税送到)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新料:14300-14500元/吨(净水含税)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15800-16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17800-19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12800-13500元/吨(不含税)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
15000-152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13500-14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废硅胶:
毛边收购价:4200-4300元/吨(不含税)
裂解料采购价:4300-4500元/吨(不含税)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中低端:18000-20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高端:25000-2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6300-7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阅读,不构成交易依据,本平台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企业宣传、行业资讯的平台服务,本平台不涉及任何有机硅产品交易,如有有机硅产品交易而产生的纠纷,由相关各方承担,本平台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