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技术交流正文

解决行业痛点、构建技术壁垒!雄越带你了解固态发泡硅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1 来源:有机硅商城 浏览次数:883
雄越





01
什么是固态发泡硅橡胶?
 
固态发泡硅橡胶是一种添加有特殊化学或物理发泡剂的热硫化硅橡胶混炼胶,其通过特定成型与硫化工艺交联后形成均匀多孔结构的轻质弹性体,兼具高回弹、耐高低温(-50~200℃)、优异隔热性及可功能化改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与交通、电子与工业密封、消费与智能穿戴等需求密封与减震的领域。其闭孔或开孔结构可通过工艺调控,实现密度、力学及功能性(如阻燃、耐高温、陶瓷化等)的定制化设计,是替代传统发泡聚合物的先进多孔材料。
 
以偶氮化合物(如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和过氧化物为硫化剂的传统固态发泡硅橡胶技术,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加热引发偶氮发泡剂分解产生氮气气泡,同时过氧化物(如双二四、双二五等)在高温下促使硅橡胶基体交联固化,实现发泡与硫化的同步进行。该工艺形成的闭孔结构赋予材料低密度(0.5~0.9 g/cm³)、良好的室温回弹性和优异的隔热性,成本较低、设备兼容性强。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分解温度匹配难题
偶氮发泡剂的分解温度需与硫化反应温度窗口严格同步,若偏差过大则会致使泡孔塌陷或硫化不足,易导致产品批次不稳定;
 
残留物污染风险
偶氮化合物分解后的残留微量胺类副产物以及过氧化物残留都影响材料生物相容性并释放异味,限制食品、医疗等领域应用;
 
工艺控制敏感性
发泡速率受热传导效率限制,厚壁制品易出现密度梯度或表面结皮缺陷;
 
环保与安全瓶颈
高温下偶氮发泡剂释放刺激性氨气(臭气等级3级)或一氧化碳,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需配套废气处理系统,增加生产成本。
 
 
02
什么是铂金硫化固态发泡硅橡胶技术?

铂金硫化固态发泡硅橡胶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机制和工艺优势,在性能、环保性及适用场景上显著超越传统偶氮发泡剂结合过氧化物硫化的体系。
 
东莞市雄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创有机硅公司,公司博士研发团队全新开发的铂金硫化固态发泡硅橡胶技术,以“硫化-发泡协同控制”与“宽工艺窗口设计”为核心突破,解决了传统工艺效率低、稳定性差的行业痛点。该技术通过独有的化学发泡配方匹配铂金催化剂的深度协同,在材料加工性能与工艺适应性上实现差异化创新,亮点如下:
 
01
发泡-硫化同步精准调控
基于铂金催化剂活性梯度释放技术,开发了适配化学发泡剂(定制)的专用配方,实现发泡气体释放速率与硫化交联速率的精准匹配,同时,泡孔内壁无残留杂质,提升材料长期稳定性,避免因副产物迁移导致的性能衰减;
工艺窗口扩展:通过调控发泡剂分解温度与铂催化剂活化温度的动态叠加,硫化温度范围扩展至120~200℃,兼容模压、挤出、压延等三大成型方式。
 
02
超长待料时间与成型兼容性
待料时间延长至24小时:胶料开炼加硫后可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仍保持未硫化状态,大幅降低生产排程压力,支持多批次胶料集中开炼后分时加工,适配中小批量订单的灵活需求。
成型方式全覆盖:通过调整胶料流变特性,兼容模压、挤出及压延等工艺,无需更换配方即可满足不同客户设备条件。
 
03
绿色高效与稳定性
无毒化学发泡体系:采用自主研发的发泡剂体系(无毒无味无卤),彻底规避传统偶氮化合物的异味、胺类残留和生物毒性问题,符合REACH、RoHS等环保法规,满足医疗(ISO 10993)、食品接触(FDA)等高洁净标准。
批次一致性提升:胶料静置24小时内发泡倍率偏差<5%,硫化后密度波动范围±0.02 g/cm³。





03
技术特点与优势

公司研发的铂金硫化固态发泡硅橡胶材料的技术特点与优势主要体现在:
 
微孔结构调控
通过调节铂金催化剂浓度、发泡压力及升温曲线,可精确控制孔径与孔隙率,获得闭孔/开孔梯度结构,适应多样化功能需求。
 
性能全面提升
耐温与耐老化:铂金硫化交联网络更致密,材料长期耐温达-50~220℃,热空气老化(100℃×72h)后压缩永久变形<5%。  
 
力学适应性:拉伸强度提升至1.0~3.0 MPa,压缩回弹性>95%,适用于动态载荷场景(如减震垫)。 
功能扩展性:材料体系对填料(如阻燃剂、陶瓷粉、碳纳米管等)兼容性更佳,可同步实现阻燃(UL 94 V0)或陶瓷化(防火)或导电/抗静电改性,避免催化剂中毒风险。
 
技术参数
典型技术参数如下:

备注:
1.硫化条件:铂金硫化剂,添加量A0.4%/B1.5%,180℃×5min+200℃×4h。
2.硫化剂不同,检测生产条件不同,数据会有差别。


东莞市雄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铂金硫化固态发泡硅橡胶技术,以工艺适配性与生产灵活性为核心竞争力,将为新能源、医疗、工业等领域的中高端应用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国产化选择。
作为初创企业,雄越将通过聚焦小批量定制化生产与工艺参数开源化服务,弥补国内发泡硅胶在精密加工与快速响应需求上的技术缺口,为下游客户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提供切实支持。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与产业链伙伴的协同创新,在细分赛道中稳步构建技术壁垒,助力中国有机硅材料从“量”到“质”的升级跨越。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