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平台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配合!
导读
扎心!13000失守!有机硅市场历尽千帆,归来价格却直奔原点。具体来看,在高库存压力下,单体厂不断竞价去库,但下游仍止步不前,上周各单体企业虽一致调价下行500,DMC报价降至13900-14000元/吨,但对于成交价早跌破13000大关而言,明盘跌后的价格仍然偏高,有价无市凸显。因此短暂维持一天后,在出货压力下,“价格战”烽烟又起,由此可见,这轮联合挺价基本宣告结束,接下来不论是主动调整还是被迫跟进,各单体厂刀光剑影般的博弈,势必要掀起行业内新一轮亏损风暴。
总之,当前有机硅市场供需面失衡持续,成本回落、需求弱势之下,跌破13000也未触及下游心理预期,业内普遍认为真正的底部还未明朗,备货观望居多,本周单体厂为了抢单,山东单体厂今日开盘DMC明跌900!与此同时,暗跌也在轮番上演.......(原创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减产难抵需求低迷,开工率维持65%
华北地区:河北年产40万吨产能降负运行;内蒙古2家装置,均维持降负运行;
华中地区:湖北60万吨装置延续降负运行;江西70万吨产能,局部装置降负运行;
山东地区:1家年产50万吨产能,新装置提负运行中;1家年产70万吨装置降负运行;
江浙地区:浙江1家年产27万吨产能,局部降负运行;1家年产55万吨产能,装置正常运行;张家港40万吨装置停车检修中;
西南地区:云南30万吨装置,轮流降负检修;
总体来看:4月减产虽逐步落实中,整体开工率65%左右,但需求严重低于预期,关税风波下,需求更是停滞不前,单体企业累库风险不断加大,竞价抢单重出江湖,也导致联合减产挺价崩塌,后续减产动力更多是亏损压力下的主动减产。

成本大跌,硅油、107胶竞价出货
107胶市场:本周107胶市场延续弱势下行格局。截止至4月13日,国内107胶市场主流报价在 14300元/吨左右,周跌600,跌幅4.03%。成本端:原料DMC价格持续承压,成本支撑进一步弱化。供应端:尽管4月初多家单体厂联合推出第三轮减产计划,但单体厂减产执行力度分化,实际开工率仍维持在65%左右,且由于部分厂家库存压力仍较大,新单跟进乏力,竞价出货较明显,107胶实际成交价基本跌破13500元/吨,下游企业认为近期跌幅难止,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交投冷清。

硅酮胶需求端: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的态势进一步夯实。但硅酮胶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相较而言仍是力不从心。目前硅酮胶头部企业订单较为稳定,中小厂商受资金、品牌、成本多方面限制面临洗牌。而硅酮胶大户的原料库存充足,在价格未跌至预期前,库存可维持4月底。
光伏胶市场:政策切换窗口期催生了一波抢装潮,推动组件价格短期上涨。但业内普遍认为,此轮涨价缺乏持续支撑:一方面,抢装需求退坡后,终端装机意愿将回落;另一方面,当前光伏制造业整体产能仍过剩,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终将回归下行通道。综合来看,政策过渡期结束后,光伏产业链价格又迎来新一轮调整。
短期来看,国内107胶市场仍受制于“高库存+弱需求”的矛盾。目前局部单体厂已开启107胶以价换量,预计本周国内107胶继续重心下行。

硅油市场:本本周硅油市场明跌暗稳,整体趋势向下。截止至4月13日,国内硅油市场主流报价在15500-16000元/吨左右,周跌600,跌幅3.73%。成本端:由于原料DMC持续弱势,大部分企业竞价成交DMC,但成交氛围仍偏冷,硅油成本支撑也进一步偏弱。供应端:本周硅油开工持稳,但在上游的复杂交投氛围下,硅油企业在库成本被迫拉高,局部库存偏高的可能面临利润倒挂,亏损风险升温下,硅油企业近期重销售,轻采购。
外资品牌硅油:截止至4月13日,外资品牌硅油代理商报价调整至18500-19000元/吨。受国内市场弱势牵制,部分代理商为去库存加大让利,利润进一步压缩,实际成交以商谈让利为主。此外,由于近期中美关税冲突升级,导致部分由美国工厂生产的产品进口成本攀升,同时品牌方也下发涨价函,施加成本转嫁压力,多数代理商受弱需求及高成本两座大山压制,高度承压。
需求端方面:室温胶方面,由于市场跌势未止,下游厂家采购意愿以短期刚需为主,大厂以量压价力度较大,使得硅油企业面临亏损出货,成交僵持不下,企业去库难以得到有效提振。
印染纺织市场,尽管“银四”传统旺季来临,但纺企补库仍低于预期,叠加出口市场受阻,部分企业转内销,加剧国内市场竞争。整体订单以短单为主,多采取随用随买政策,企业多维持低库存运行,对硅油乳液需求支撑乏力。
短期来看,硅油市场难逃“供需双杀”困局,尤其单体厂的低价硅油树立对标,其它硅油厂即便以当前低价DMC生产,利润也难寻,因此继续让利出货的意愿有限,局部企业或降负运行,短期来看,硅油价格延续弱稳运行。

裂解料跟随下行,废硅胶交投低迷
裂解料市场:上周新料价格随着DMC走势稳价后回落,裂解料企业则保持竞价出货,裂解料硅油报价跌至13000-13500元/吨。上周来看,在行情走跌局面下,新料的下行势必加重裂解料企业的出货压力,并且当前下游企业采购意愿较低,局部裂解料企业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而无前期订单支撑的企业则面临减产。因此为争夺有限的新单,预计短期内裂解料企业持续让利出货。
废硅胶方面,目前裂解料企业对毛边仍然抵触,废硅胶回收商库存持续挤压,对硅制品采购也不多,且硅制品企业维持惜售,如非必要,废硅胶回收商并不会进行大规模采购行为,目前持仓观望运行,毛边报价维持4000-4300元/吨(不含税)。短期来看,在行情无利好支撑的情况下,裂解料企业、废硅胶回收商都以散单交易为主,仅维持正常经营。

生胶、混炼胶竞价抢单
生胶市场:上周生胶成本缺乏支撑,市场弱势运行,截止至4月11日:生胶报价跌至15000元/吨,周跌500,跌幅3.2%。供给端,随着DMC跌势加深,生胶价差不断拉大,混炼胶企业在DMC的跌势下也对生胶看跌幅度扩大,局部厂家为刺激成交,商谈间让利现象普遍,同时贸易商也在积极抛货,据了解,近两日生胶成交价已跌破14000。不过龙头厂上周报价维稳,多数混炼胶企业冷眼观望,连4月基础量也止步不前,大家都在等龙头厂新一轮调价后,视调整幅度决定备货力度。
整体来看,龙头厂有A类核心订单量支撑,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大,其它单体厂则与DMC同步,暗中竞价激烈,混炼胶亏损风险也在加剧,据我们了解,多数混炼胶厂仍有半个月左右的库存待消化,在跌势未止步前,短期内难有起量订单跟进。本周来看,龙头厂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刺激成交仍需随行就市,直降1000+或成必然趋势,混炼胶企业将结合各生胶厂的实谈价格,酌情分批下单。

混炼胶市场:在上游原料下行、需求不足、生产成本等多方因素影响下竞争愈演愈烈。目前常规硬度混炼胶市场主流报价13400~13600元/吨,周内下跌500元/吨,跌幅达3.55%。采购端呈现显著停滞,上周企业普遍暂缓原料采购,主因生胶价格尚未达到市场心理预期价位,叠加看跌情绪浓厚,导致采购动作基本停滞。
出货端维持刚性流通,跌势冲击下,混炼胶企业成本不一、心态也各不同,部分为提前抢跑接单,亏损也在所不惜,导致市场成交价混乱,不过此举也倒逼一些企业强化成本控制与现金流管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小型硅制品企业面临利润压缩、收款周期延长及资金链承压的多重考验,其经营风险显著攀升。库存管理方面,建议企业根据接单能力调整库存水平,既要规避原料贬值风险,也需在预期跌价前能快速出货以降低亏损幅度。


高温胶需求方面:硅胶制品行业“金三”传统旺季表现不及预期,四月上半月市场延续平淡态势,企业普遍聚焦特殊应用领域寻求突破。上周上海医疗展参展人流活跃,但美国突发的加征关税政策对跨境电商造成直接冲击,据了解,主营对美出口的硅制品企业已出现订单冻结现象,若政策长期持续恐引发行业需求收缩。
当前混炼胶市场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企业加强市场动态监测,灵活调整产销策略;二是产业链上下游深化协同合作,共筑风险缓冲机制;三是及时调整产品定位,确保企业的产品策略始终与市场变化保持同步;另外现金流管理是重中之重。短期内预计混炼胶市场延续高频波动格局,需做好风险防范,跌价是趋势,何时触底才是关键。

市场预测
综上所述,尽管上周行业会议后单体厂再次统一挺价表态,但需求端跟进乏力,市场呈现明显"有价无市"特征,无奈之下,挺价体系崩塌,本周各单体厂直面“价格战”,而何时是底引发热议。
成本端:工业硅北方大厂减产持续推进,但供应过剩压力未减,库存环比持续上升,下游多晶硅复产计划推迟,持续去库,而有机硅需求低迷,整体工业硅需求预期走弱。上周421#化学级工业硅报价在10400-12300元/吨底部震荡,对DMC成本支撑有限。
供应端:4月中旬,单体厂减产计划持续推进中,行业开工率维持在65%左右。上周会议要求统一稳价,但部分库存较大的厂家实在不愿意再扛,只能提前让利促销,导致市场看跌氛围加剧。而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去竞价,又只能负荷提升,因此矛盾困局下,供应过剩格局难改,预计只有价格跌到企业亏损红线,逼停一部分装置,供应端才有望阶段性缓解。

需求面,行情弱势条件下,下游用户持续保持观望态度,压价询盘成为市场主流。建筑硅酮胶的需求仍呈萎缩趋势,存量市场竞争激烈,马太效应明显。硅制品方面受贸易战影响,部分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成本已完全失控,打乱企业经营,市场处境较为困难。 4月11日虽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但政策反复,关税事件风险仍未消除。
短期来看,尽管多家有机硅上市企业表示关税战影响有限,但市场实际表现不容乐观。产业链的终端应用随着出口订单减少,将形成负反馈传导至上游市场,当前表面报价看似维稳,实则陷入"有价无市"的僵局。
长期来看,在供应过剩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单体厂虽采取"减产保价"的策略,却难以提振下游采购热情。从基本面来看,短期内缺乏实质性利好因素,各厂已无法“硬撑”,价格战不可避免,只是一旦开跌,不触底是停不下来!而何时是底,已不在价格,而在产能如何出清。建议持续关注央行“稳市场”组合拳及行业自律会议动向,若减产持续性增强,价格超跌后或有可能阶段性回弹。总而言之,有机硅市场终归要回到解决市场需求的问题上来。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4月14日有机硅市场主流报价:
有机硅DMC
新料报价:13000-14000元/吨 (净水含税送到)
新料成交价:12700-13500元/吨(净水含税送到)
裂解料:12000-12500元/吨
有机硅D4
13000-14500元/吨(净水含税送到)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报价:14300元/吨(净水含税)
成交价:13500-15800元/吨(净水含税)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15500-16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18000-19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13000-13500元/吨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
报价:15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成交价:14000-14500元(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13400-136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废硅胶:
毛边收购价:4000-4300元/吨(不含税)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中低端:18000-20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高端:25000-2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6300-7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阅读,不构成交易依据,本平台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企业宣传、行业资讯的平台服务,本平台不涉及任何有机硅产品交易,如有有机硅产品交易而产生的纠纷,由相关各方承担,本平台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