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平台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配合!
导读
新的一周,有机硅市场又将掀起一场竞价风暴。上周来看,此前单体厂一直暗跌出货,同时减产运行,试图稳住报价以重回价格正轨,但需求持续疲软态势,单体厂也无法一致挺价,个别DMC报价跌至11000大关口!场内竞价氛围迅速激化,报价呈现混乱,基本向低价靠拢。
在“反内卷“的大背景下,仍掀起新一轮的价格战,可见在残酷的需求面前,以“高风亮节”为名的挺价,无异于螳臂当车,供需大势难以逆转!而从跌幅来看,此轮下跌空间极其有限,一方面单体厂持续在亏损与微利之间起伏,另一方面当前的需求增长已不在于价格,更多在于终端消费市场的传导。
当DMC价格跌破11000大关后,新一轮抄底行情有望开启,但无序的价格战只能短期赢得去库存,长期以往会让整个行业陷入“囚徒困境”。目前有机硅产业已严重脱离正常价值,业内多家上下游企业一致呼吁,反对无底线价格战,有机硅需要的是以技术更新和产品质量升级为根本的市场竞争。(原创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开工率70%左右,供应压力升温
华北地区河北年产40万吨产能,保持降负运行;内蒙古1家装置仍在停车检修中;1家正常运行;
华中地区湖北6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江西70万吨产能正常运行;
山东地区1家年产50万吨产能持续爬坡中;1家年产70万吨装置降负运行,一期计划检修;
江浙地区浙江1家年产27万吨装置正常运行;1家年产55万吨产能正常运行;张家港40万吨装置逐步提负运行;
西南地区云南3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
总体来看6月华北地区装置停车降负较为明显,其它地区单体装置呈上升态势,目前整体开工率在70%左右,产能提升,累库风险也随之提高,不过上周价格再破新低后,局部企业在亏损风险下将主动降负运行。

成本下调,硅油、107胶跟跌
107胶市场:上周107胶市场弱势下行,截止至6月8日,107胶主流报价12000-12500元/吨,周跌200,跌幅1.56%。成本端:原料DMC弱势走跌,成本支撑边际走弱。
供应端:西北装置逐步复产,行业整体开工率上升至70%左右,107胶供应有所增加。由于当前正处于行业淡季,下游厂家及贸易商库存仍偏高位,消化周期缓慢,中小厂商新单成交不佳,累库压力下暗跌现象增多,同时DMC、水解料进一步下跌后,贸易商急于变现需求扰动市场,本周107胶竞价接单为主。

硅酮胶需求端:目前来看,房地产政策托底效应仍有限,销售边际虽有改善,但以去库存为主,新开工项目延迟或停滞。硅酮胶企业采购维持刚需,雨季施工放缓叠加资金传导滞后,建筑密封胶需求难见增量,部分中小型胶粘剂企业已开始通过降价促销来缓解库存压力,但受制于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实际成交改善效果有限。
光伏胶市场:当前光伏终端组件市场正面临明显的需求真空期,头部厂商大幅收缩排产,外放订单锐减,6月以来,受终端装机节奏放缓、库存压力上升影响,头部组件厂商普遍下调排产计划。在当前光伏组件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光伏胶行业也同步进入下行周期,短期来看,光伏胶行业将延续"量价齐跌"态势。
综合来看,市场仍处于供需双弱格局下,107胶在单体厂主导下,价格底部震荡。建议企业注意控库,密切关注三季度"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

硅油市场:上周硅油市场延续弱稳运行,截止至6月8日,国产常规硅油报价14000-14500元/吨,局部下跌200。成本端:DMC向下,成本偏弱与需求疲软挤压利润,厂商让利空间有限,实单商谈为主。供应端:硅油供应量小幅收缩,然而库存消化缓慢,部分企业通过核心客户订单维持生产,局部竞价出货,整体多为持稳观望,中小厂减产以避免亏损。
外资品牌硅油市场:截至6月8日,外资品牌硅油代理商报价16800-18000元/吨,窄幅下调。外资硅油供应量有所增加,但需求冷清,高端用户对后市信心不足,看弱预期明显,目前厂家在手订单减少,利润不及以往,缺乏拿货动力,代理商去库意愿较强,供需僵持下外资硅油新单偏少,预计本周弱稳运行。

需求端方面:室温胶市场,房企资金改善未传导至供应链,室温胶企业以“小单散单”采购硅油。高温雨季进一步拖累施工进度,华南地区开机率下降,需求短期内无改善迹象。印染市场,受需求情况疲软拖拽,服装产品消化速度较慢,库存积累、行情走弱下,面料厂生产意愿不高,企业对纺织助剂补货滞后,纺织助剂订单缩量,硅油乳液采购也以短单、补单生产为主。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进入需求淡季,硅油企业普遍承压运行,对6-7月份订单持续性表示堪忧。当前市场内需疲软,去库缓慢,硅油市场隐性降价现象或持续。

持续累库,裂解料、废硅胶僵持运行
裂解料市场:节后需求市场节奏缓慢,因此上周新料竞价稍显平淡,裂解料企业也一如既往地躺平,毕竟亏损经营已久,大多企业审时度势,并不会轻易跟进调整价格,目前裂解料硅油报价延续12300-13000元/吨,继续凭借微弱低价优势散单经营。
废硅胶方面,硅制品厂牢牢把控毛边料的出货量,维持低价惜售,同时裂解料企业出货不畅,对毛边采购一般,供需端牵制下,废硅胶市场成交冷清,回收商普遍躺平运行,目前毛边价格维持在3600-3800元/吨(不含税)。预计短期内市场需求难有实质改善,裂解料厂和废硅胶回收商延续弱势运行。

生胶新单不足、混炼胶成本分化
生胶市场:上周生胶企业仍在兢兢业业排单生产,不过新订单后劲不足,为避免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生胶报价也跟随原料DMC下行,主流报价跌至12500-13000元/吨,周跌200,跌幅1.5%。供给方面,前期单体厂生胶装置有所减量,不过5月份订单尚可,利润相对DMC略占优势,各单体企业对生胶开工率有所提高,同时几家拥有生胶线的混炼胶企业,近两月积极自产生胶,外购需求顺势减量。
需求方面,因成本分化,混炼胶市场竞价激烈,且多数企业经营重心都放在回款和出货,上周生胶降价后,混炼胶企业更是愈发看跌,对生胶采购有限,持续逢低布局。本周来看,为了刺激新单成交,局部生胶企业或进一步商谈跌幅,预计短期内价格将呈回落趋势。


混炼胶市场:节后回来,混炼胶市场保持竞价运行,目前常规硬度混炼胶市场主流报价12000~12500元/吨,成交价较为混乱。采购方面,上周混炼胶厂见DMC价格下跌,心中难免犯起涟漪,担心生胶价格向下调整,据了解,部分混炼胶厂上周已经完成龙头厂基本量采购,但囤货动作暂未出现,6月用量基本满足,随采随用即可。
出货方面,中高端市场近期订单表现较好,出货稍微顺畅。常规产品则以价换量,为获取更多订单量,低价竞争仍是主要手段。收款方面,转眼就到年中节点,对于销售人员而言,不仅要及时调整销售战略,收款方面一样不容小觑,下半年将有不少企业面临现金流问题。混炼胶企业需要从“规模竞赛”到“成本控制”的转变,能否在降本增效与产品迭代中找到动态平衡,正成为各企业在洗牌格局中突出重围的核心竞争力!


高温胶需求方面:硅胶制品企业目前对价格关注度较低,对产品开发兴趣却不断提升,上周,有机硅商城与东莞市合成橡胶行业协会奔赴参与易贸汽车产业大会与深圳导热材料展,对于有机硅皮革、硅胶导热领域,各参展商们表示非常看好其发展前景与潜力,并在现场展示最新技术成果,探索行业更多可能性。
另外,受气温升高影响,近期终端水上产品销量明显上升,需求短期内或将维持不变。综合来看,目前混炼胶订单保持平稳,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更多中高端产品应用,后续价格走向跟随生胶而定,混炼胶延续竞价运行。

市场预测
综上所述,有机硅“内卷式”价格战,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每个企业都疲于应对,但又不得不参与其中,生怕掉队淘汰。当前传统的消费市场萎靡难振,新的应用领域还未爆发,价格战无法刺激需求快速增长,继续打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成本端:工业硅压力持续,截止至6月6日,现货421#工业硅报价8800-10100元/吨,随着电价等因素或使得西南地区产量有增加预期及新疆大厂复产,但淡季效应抑制终端需求,工业硅供应过剩加剧;而多晶硅企业减产延后,采购刚需为主;有机硅单体厂开工率有所上升,但对工业硅消化能力有限。工业硅现货持续阴跌运行,DMC成本下行,对挺价也失去动力。
供应端:本周行业整体开工率在70%左右,前期复产工厂产量增加,单体厂节后订单交付接近尾声,库存压力逐步攀升,且社会库存仍有待消化,低价竞争进一步深化。目前已跌破部分单体成本线,工厂出货意愿较低,交付现有订单为主,观望盘面走势。

需求面,当前有机硅市场需在弱稳中寻结构性机会,市场持续下跌下,工厂压价情绪浓,市场询盘氛围尚可,观望情绪较为浓厚。当前硅酮胶行业仍处于“筑底期”,房地产回稳带来的需求修复将是渐进式的。企业需优化产品结构(向电子3C、汽车、电力、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倾斜),同时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以应对行业分化趋势,而下游订单回升也需待三季度旺季。
整体来看,本周有机硅市场延续底部震荡,行业整体陷入"成本塌陷-需求不振"的双重挤压格局。各环节企业库存压力高企,暗跌促销成为普遍现象,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预计本周基本面难有利好,建议各企业关注宏观面的利好新动向,重振信心,在行业起伏时练好内功。只有夯实基础、提升韧性,才能在行业周期波动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6月9日有机硅市场主流报价:
有机硅DMC
新料报价:11000-11600元/吨 (净水含税送到)
裂解料:10500-11000元/吨
有机硅D4
11000-12300元/吨(净水含税送到)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报价:12000-12500元/吨(净水含税)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14000-14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16500-1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12000-12800元/吨(含税价)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
报价:12500-13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12000-12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废硅胶:
毛边收购价:3600-3800元/吨(不含税)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中低端:18000-20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高端:25000-2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6200-7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