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平台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配合!
导读
价格战愈演愈烈!上周DMC价格全面下跌,山东部分单体厂报价更是跌至11000关口,其他单体厂积极跟进1000+,加大力度刺激下游备货。而与日俱增的跌幅也使得中下游企业蠢蠢欲动,一边看跌市场,一边寻找合适时机备货,整体市场成交情况有一定改善。同时,工业硅盘面翻红影响逐渐消退,且宏观政策提振有限,无法给予单体厂操作底气,因此中下游企业在完成一轮阶段性补仓后,反弹空间也不多。
本周来看,若上游缺乏更大利好刺激,本周部分中下游企业在适量备货后,或将重新进入消化库存阶段,而单体厂低价接一波新单,价格也有望逐步回归稳定。此外,传统旺季即将到来,又迎重大活动,部分企业或将提前布局“金九”,目前大单仍在商谈跟进中。总体而言,供给速度太快,终端需求情况始终不如人意,有机硅市场缺乏有力支撑,但随着供需双方一轮轮博弈,价格又一次回归历史底部,本周若大单入场后,月末有机硅市场或存超跌反弹操作……(原创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装置平稳运行,供大于求
华北地区河北年产40万吨产能,一期8月存常规检修;内蒙古年产25万吨装置正常运行;1家年产3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
江浙地区浙江1家年产27万吨装置正常运行;1家年产55万吨产能下旬计划轮流检修;张家港4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
山东地区1家年产50万吨装置负荷提升;1家年产70万吨装置,一、二期装置恢复运行;
华中地区湖北60万吨装置降负运行;江西70万吨产能正常运行;
西南地区云南3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四川18万吨装置恢复生产;
总体来看本周全国单体装置开工率基本延续上周水平7成以上,整体供应格局稳定。山东单体厂恢复运行的一、二期装置及四川装置均保持正常生产,8月下旬浙江局部装置计划检修。当前需求端观望待跌心态仍重,新单成交未见明显起色。市场持续关注9月重大活动前北方及山东地区装置可能的降负或停车动向。


107胶、硅油下跌,以价换量
107胶市场:上周107胶市场价格大幅下挫。截止至8月15日,107胶报价已跟进至12000-12500元/吨,周跌幅达1000元,跌幅为6.15%。
成本端:随着8月单体开工率提升,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端表现疲弱,使得DMC价格承压。市场延续跌势,且看跌氛围浓厚,原料DMC及线性体价格重回探底,且线下成交竞价持续让利。成本面支撑减弱,107胶跟进降价。
供给端:由于前期107胶高价僵持加剧下游看跌预期,目前107胶供应呈现三源并增格局:首先,单体开工维持7成,但下游采购延缓导致单体107胶库存增加;第二,因近期线性体价格存优,下游转向采购线性体加工107胶增多,加工厂订单饱和支撑货源输出;第三,贸易商在跌势中加速以价换量,落袋为安。因此,短期场内107胶货源增多,议价空间扩大。


硅酮胶需求端:硅酮胶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心态较为复杂。一方面,房地产市政策利好虽提振市场情绪,但反馈到终端仍待时间验证,硅酮胶企业订单未见明显放量,制约原料采购规模;另一方面,107胶价格持续下跌,但未能缓解利润压力,交联剂价格连涨两月,持续侵蚀利润,企业被迫延缓备货;因此看跌情绪下多维持刚性采购,仅逢深跌进行“小单补库”,静待成本边际改善与终端需求实质回暖。
光伏胶需求端:8月光伏组件市场再现缺货涨价,此轮行情并非需求爆发,而是多晶硅涨价与710W大版型产能不足所致。目前组件端呈现分化:头部企业为保大版型生产,对适配光伏胶维持刚性补库,采购量随订单小幅增长;中小型厂商因高价订单承接乏力,低价出货导致采购低迷,部分推迟补仓。值得注意的是,“反内卷”政策背景下,组件企业更注重产品质量稳定性,对耐候性、密封性等指标要求提升,推动部分企业转向中高端产品采购,带动相关品类需求增长。短期光伏胶受组件成本传导支撑温和回升,但价格仍依赖于终端项目落地节奏与组件价格稳定性。
整体来看,107胶市场短期内受成本端下行、供应端库存压力以及需求端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将继续弱势震荡。尽管下游硅酮胶企业有补仓意向,但在终端需求未实质改善前,采购仍将谨慎。随着传统旺季临近,若终端需求能逐步释放,或对107胶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硅油市场:上周硅油市场报价延续在14000-14500元/吨,表面看似平稳,但实际市场以暗跌出货为主。
成本端:DMC持续下行,短期多数硅油厂家成本于中位数,且有库存待消化,短期非刚需不入场。而硅醚方面价格仍在走高,但成交僵持,有价无市,因此当前硅油生产成本随DMC下行,整体支撑偏弱。
供应端:为保证前期订单按时交付,部分硅油企业维持较高开工率,但下跌行情下,硅油厂新单成交不甚理想,库存攀升。在库存压力倒逼下,硅油厂普遍通过暗降价格、加大议价空间促进走货,“以价换量”成为主流策略,实际成交价持续阴跌。短期硅油厂家成本支撑与需求疲软双重压制下,暗跌压力仍存,被动承压。
外资品牌硅油市场:截止至8月15日,外资品牌硅油代理商报价维持在16000-17500元/吨。随着国内硅油价格的趋弱,外资品牌硅油面临一定的压价氛围,观望情绪偏浓,成交偏冷,价格以稳中偏弱运行,部分代理商为争夺市场份额,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价格商谈空间。


需求端方面:室温胶企业对硅油采购多以刚需为主,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室温胶企业采购决策更为谨慎,对价格敏感度提高。在硅油价格波动情况下,室温胶企业倾向于观望,等待价格进一步稳定或下降后再进行采购,这使得硅油在室温胶市场的销售面临较大压力,需求增长乏力。
印染市场:印染市场低迷态势持续深化,下游传导的谨慎情绪成主要制约。当前纺企面临产销双滞压力,织企与贸易商补库意愿低迷,市场心理预期偏向悲观,导致纺企采购原料积极性受挫。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下降,直接导致印染环节对硅油乳液的消耗量同步缩减。目前印染市场成交以小单、短单为主,多数织厂机台开工不足,对硅油纺织助剂的采购多以“随用随采”为主,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低价货源更受青睐。
综合来看,终端需求疲软的底色未改,叠加市场看跌情绪仍在,硅油市场难有实质性起色。预计短期内硅油市场将延续弱势运行。企业需重点关注DMC价格走势与下游旺季需求兑现情况,灵活调整产销策略以应对风险。


裂解料让利出货,废硅胶承压
裂解料市场:新料阴跌,下游企业也受场内买跌影响有所备货,裂解料企业为了增加接单量,只能加码让利,目前裂解料硅油报价11500-12500元/吨,实盘让利为主。后续来看,裂解料企业产品竞争优势不足,只能继续零散接单,部分企业为减免亏损,同步减产运营。
废硅胶方面,场内价格战影响下,裂解料企业开工积极性愈发降低,硅制品厂对毛边处理偏消极,致使废硅胶回收商毛边进出量有限,不过两方同步压价,废硅胶回收商勉强维持紧平衡,目前裂解料的毛边到货价保持3400-3600元/吨(不含税),出货亏损风险仍存。
综合来看,低价的价格战使得裂解料企业和废硅胶回收商经营愈发受限,避险情绪下,基本保持控量经营,场内企业延续慢节奏出货为主,弱势运行。


生胶、混炼胶同步下调,多看少动
生胶市场:上周DMC大跌,龙头大厂也加码让利布局,生胶企业为了跟进接单,报价下行至12500-13000元/吨,周跌1000,跌幅6.7%。供给端:由于龙头厂仍有待发的低价生胶订单,同时8月新进一波刚需基础量订单补充,生胶库存压力不大,装置维持偏高水准。而其它单体厂上一轮高价生胶订单并不多,局部库存压力较大,此轮下跌想抢得先机,对核心大户或有大幅的让利倾向。
需求端:目前因低价竞争,生胶维持微利销售,因此在让利出货的同时,多数生胶企业也优先前期高价订单排发,低价订单延后,以促进现货成交。而混炼胶企业月初虽有一定备货,但现货库存不多,因此在跌势影响下,部分企业补仓较为积极,其中龙头大厂接单优势凸显,每月3车基础量订单仍向其集中,不过在DMC、107胶全面竞价下,各单体厂对生胶也实行低价刺激,囤货新单方面有所分流,致使生胶竞价愈发激烈。
综合来看,在单体厂大幅让利布局之下,生胶竞价跟进较为积极,上周混炼胶企业备货以基础备货量和刚需为主,囤货情绪一般,本周若进一步下跌,部分库存低位的混炼胶企业或适量抄底,预计短期内生胶价格将继续跟进DMC,成交价或跌破12000!


混炼胶市场:上周的混炼胶市场开始呈现微妙变化,各大单体厂为了抢占订单主动下调生胶报价,业者心态发生一定改变。目前常规硬度混炼胶市场主流报价12200~12800元/吨,对于龙头大厂的基础订单陆续完成中,大量囤货动作暂未出现。
成交方面,当前混炼胶挺价意愿依旧明显,接单情况较为稳定,短线看价格仍处于小幅震荡格局;上周来看,硅胶制品高价抵触情绪相对浓郁,实际大单成交较少,拖拽行情下,8月中旬期间整体交投氛围相对平淡,而长期疲软的下游需求,致使行业竞争压力增大,利润空间打压愈发明显,叠加成本端支撑有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业者对于金九银十的期待预期似乎也正逐渐减弱,心态发生转变,对于当前市场更多的表现多看少动,静待后市具体走向为主。
开工率方面,进入高温天气后,华南地区开工率稍有降低,供应正常下,多数中小企业保持一班生产为主,混炼胶普遍库存压力小。

高温胶需求方面:硅制品周内刚需采购偏少,但场内询盘气氛相对活跃,量大订单不排除混炼胶存一定小幅让利出货行为,但整体基本面并无实质利好出现时,硅制品采购一如既往谨慎。夏季来看,水上用品、家用电器等行业夏季高温产品订单延续较好,一手订单利润面持续修复,与二手订单形成鲜明对比,常规品重量,定制品重质,这也激发硅制品厂家不断探索创新,寻找硅制品更多可能性,对硅制品行业发展形成一定有效支撑。
整体来看,混炼胶企业正在积极出货,也在积极收款,对于采购仍是小心谨慎,原料价格走势将成为影响混炼胶采购的关键。


市场预测
当下有机硅市场仍处于“供需拉扯、成本摇摆”的震荡周期。从近期有机硅市场的价格轨迹看,各品类价格在成本端松动与需求端乏力的双重作用下,难寻明确上行支撑,市场信心仍待修复,长期走势取决于终端需求实质改善及产能优化进度,短期动能正在累积。
成本端:工业硅环节的供需平衡仍显脆弱。西南丰水期带来的复产增量持续释放,新疆部分中小硅厂虽因前期低价复产意愿偏低,但整体产量增长趋势明确;而下游多晶硅8月增产预期与有机硅复产需求,虽能形成一定需求增量,却难以消化供应,库存拖累下现货价格承压,421#金属硅报价维持9750-10400元/吨区间震荡。短期内工业硅基本面呈现拉锯状态,对有机硅DMC的成本支撑有限。
供应端:本周单体装置开工率持稳在75%左右,企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局部手握预售订单的企业则试图稳价挺市,但在整体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只能加入竞价行列,集中降价全面抢单。目前各大单体均有商谈让利出货现象,因价格还未触及下游备货心理预期价位,周内成交体量一般,预计随着本周库存逐步积累,库存压力下“价格战”从暗降转向明跌。


需求端,下游的“买涨不买跌”心态仍在发酵,虽“金九银十”旺季临近叠加九月重大事件的管控,部分中下游企业有零星逢低补仓动作,但补仓量普遍偏小,多为满足短期生产的小批量采购,并未形成规模化的备货热潮。不过,有多家中小企业透露,若此轮行情跌破上一轮历史低价,在避险心态驱动下,逢低补货量可能显著放大,虽然这会透支中期订单,但有望推动价格脱离当前的底部震荡区间。
综合来看,短期内有机硅市场大概率将延续“弱势震荡、以价换量”的运行态势。当前市场供需两端的博弈仍在持续,成本端支撑力度有限,而需求端虽有旺季临近的预期,但实质性回暖尚未显现,多数企业为维持基本的订单量,不得不通过调整价格来换取市场份额,这种格局在短期内难有根本性转变。市场整体心态倾向于“越跌越买”,而价格有望在深度调整后迎来回弹。
若后续“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需求未能兑现,终端订单增长乏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为了去库存,降价出货可能会成为更多企业的无奈选择。企业需重点关注9月上半月下游备货节奏,及时调整库存与报价策略,避免陷入“低价抢单-利润压缩”的恶性循环。(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8月11日-8月17日有机硅市场主流报价:
有机硅DMC
新料报价:11000-12000元/吨 (净水含税送到)
裂解料:9500-10000元/吨
有机硅D4
11000-12500元/吨(净水含税送到)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报价:12000-12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14000-14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16000-17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11500-12200元/吨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
报价:12500-13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12200-12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废硅胶:毛边到货价:
3400-3600元/吨(不含税)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中低端:14000-1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高端:20000-22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6200-6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本报价截止时间为8月17日,最新成交价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