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配合。
有机硅商城快讯-9月10日:进入周四,目前有机硅市场维稳过渡,其中因各自出货情况不同,成交情况有所分化,暗中博弈加剧。具体来看,随着月内基础备货量的完成,中下游企业的拿货热情逐步消退,备货一批后不再追加补仓,市场交投趋于冷淡。此局面下,部分单体厂采取减产保价策略,目前DMC主流报价持稳在10700~11200元/吨,同时因地区性开工有所偏差,减产初见成效之下,部分单体厂库存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局部DMC成交价试探性上涨至10700-10800元/吨。
短期来看,主力大厂有预售单支撑,稳价情绪偏强;中长期仍面临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的双重困境,导致中下游对追高始终保持谨慎,单体厂拉涨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近期有一点值得关注,工业硅持续在9400-10350元/吨,昨日期货更是再度翻红,主力2511合约收盘价格8665元,涨135元。在当前成本高位下,局面单体厂DMC仍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工业硅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支撑单体厂的价格底部。


107胶、硅油市场:本周107胶、硅油企业跟随原料维稳,107胶主流价格11500~12000元/吨,硅油主流价格13500-13800元/吨。场内来看,虽然明面上107胶、硅油厂家报价坚挺,但面临核心客户的大单,优惠策略仍在进行,因此月初硅酮胶企业采购力度尚可,部分大户采购量较大,预售订单支撑下,月内单体厂库存压力在可控范围,107胶价格有望维稳运行。不过月初备货一批后,当下硅酮胶企业消化订单为主,后续补单也有限,预计月底为刺激新订单成交,部分厂家或提前让利抢单。
目前利空因素仍占主导,房地产、光伏市场的需求都表现不佳,硅酮胶企业也在加速洗牌,对原料价格也是算到极致,分毫必争!部分中小型107胶、硅油厂家根本无力竞价,只能技术迭代以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危机,一些中高品质的厂家也不断推动产品向高性能、功能性方向发展,努力实现进口替代,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裂解料硅油市场:新料出货一般,裂解料企业同样不尽人意,需求弱势背景下,新单成交艰难,且下游企业备货多集中新料,裂解料企业也无法不计成本的让利,因此成交比较僵持,目前裂解料硅油报价11500-12000元/吨,实际成交一单一议为主。
废硅胶方面,硅制品企业在看空情绪下生产积极性一般,对低价毛边处理偏消极;同时,裂解料企业接单有限,采购量偏少,且基本逢低采购,因此废硅胶回收商也是明稳暗跌,与裂解料企业维持僵持运行,目前裂解料企业的毛边到货价在3300-3500元/吨(不含税),价格仍存下行风险。
短期来看,受需求制约,裂解料企业和废硅胶回收商进出货不畅,实盘成交延续阴跌。


需求端:近期硅酮胶市场表现平淡。一方面,在宏观利好推进之下,光伏产业链内卷虽有一定的好转,但政策转化到实际面仍需要时间,且早期的扩产使得供给侧难以迅速出清,需求跟进也非常缓慢。另外,部分硅酮胶企业前期投入过大,资金链始终趋紧,决策上愈发收缩,保持谨慎。目前硅酮胶企业对后市看空明显,多数企业认为“金九”落空可能性较大,若下旬一些单体厂的降负装置恢复正常运行,新一轮竞价压力随之而来,因此本周室温胶保持刚需采购,轻仓运行。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供需失衡局面持续,叠加出口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危机仍存,有机硅市场缺乏继续上涨动力,若需求现实延续疲软,或激化市场竞价氛围。总之,有机硅产业链回归到正常价值,亟需通过政策引导产能出清或企业自身转型实现突围。
未来3-5年,具备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坚持高品质路线、能敏锐捕捉行业转型机遇的企业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而完全依赖低价竞争、产能冗余且未能实现转型的企业将面临淘汰风险。(以上信息仅供交流分享,不做交易依据,有机硅商城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流报价
DMC:10700-11200元/吨;
107胶:11500-12000元/吨;
普通生胶:11800-12200元/吨;
D4:10700-12000元/吨;
高分子生胶:13000-13500元/吨;
沉淀混炼胶:11500-12000元/吨;
气相混炼胶:16000-18500元/吨;
国产甲基硅油:13500-13800元/吨;
外资甲基硅油:15300-17000元/吨;
乙烯基硅油:13800-14500元/吨;
裂解料DMC:9500-10000元/吨;
裂解料硅油:11500-12000元/吨;
废硅胶(毛边):3300-3500元/吨;
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报价仅供参考,不可做交易依据。(价格统计时间:9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