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肯星火50万吨年产能,装置正常运行;浙江地区:新安装置平稳运行;合盛现有装置正常运行,石河子40万吨装置停车;中天东方氟硅装置负荷一般;山东地区:鲁西装置正常运行;金岭、东岳装置平稳运行;内蒙古恒业成装置正常运行;湖北兴发装置常规检修;唐山三友装置本周正常运行;本周国内装置基本与上周持平。
107硅橡胶市场:上周,107胶市场谨慎观望后报价开始明朗,市场主流价格多在31000-31200元/吨。目前DMC一鼓作气冲上3万,成本面支撑愈发强烈,但也增加了107胶厂家的成本压力。而需求端因近期持续高温天气与开工成本激增,进而房地产施工进度难以跟进预期,对硅酮胶需求降低。在成本高企、货源紧缺及需求较弱等众多因素作用下,部分硅酮胶企业开工负荷被迫下调,价格也随成本上调。不过在买涨热潮褪去后,下游也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采购,对高价货源成交消极,107胶厂家高价新单成交一般,业者观望情绪不减,短期内成本主导市场高位维稳预期较强。

裂解料市场:随着新料普涨之后持稳,裂解料上周报价也基本稳中上涨。下游备货恢复理性,对高价也开始持谨慎态度,裂解料新单交投有所减弱,不过厂家订单排期较满,新单基本也延至7月份交货。尤其近期,各地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少裂解料厂家开工率受到一定影响,货源紧张局面暂难缓解。而废硅胶在上周拉涨后,裂解料厂家采购并不积极,本周废硅胶商家对裂解料厂的毛边报价保持在7800-8000元/吨左右。目前来看,尽管裂解料厂利润可观,但废硅胶货源充足,对废硅胶拉涨并不买账,预计短期内,废硅胶价格持稳为主,裂解料硅油、107胶供应紧张,成交重心保持上行。
生胶、混炼胶市场:上周,生胶市场报盘逐步明朗化,延续上升姿态,并保持限量供应模式,多数混炼胶厂家库存已见底,加之还有前期订单未出货,生胶仍是市场“香饽饽“。从目前来看,生胶在高成本及低库存的支撑下,报价仍有上涨空间。
不过随着生胶的报价不断突破新高,混炼胶的出厂价在盈亏平衡线附近,为了不亏损,报价也将随之小幅上涨。而下游硅制品成本转嫁压力越来越大,抵触心态逐步增强,目前多依据自身情况灵活采购,适量备货。 混炼胶高价成交略显乏力,与此同时市场供应紧张局势又未缓解,供需两端心态有所僵持。
因近来硅胶制品行情向上,国内外需求共振,对高温胶的刚需提升较大。又因为国内生胶货源基本集中在单体企业手中,供应长期偏紧的现状下,厂家限量接单、延长交货已是司空见惯。在目前低价难寻的市场上,混炼胶厂家既要谨慎接单,也要确保充足的现金流,基本形成了现款交易模式。短期来看,预计近期生胶市场维持强势运行,混炼胶保持同步上行。
综合所述,由于近期市场的供需错配,有机硅涨幅惊人,除个别单体厂在超高位接单走弱后适当回调,DMC仍坚守3万高价运行。且多数单体厂延续限量供应模式,而中下游库存普遍低位,前期欠单叠加新单不断注入,单体厂排单较紧凑,短期内供应未见改善契机。
装置方面,除合盛石河子40万装置停车,其它单体装置均平稳运行,从上半年来看,实际新增产能也就是在石河子装置,因下游需求增长超预期,上游整体供应都呈偏紧状态。而原计划6月投产的恒星化学和云能硅材,据了解都延后投产,预计三季度新增装置对市场冲击较小,供应偏紧格局短期难有变化。
不过随着有机硅原料冲破而上游在前期预售欠单的支撑下,挺价信心充足,个别单体厂因以现货成交为主,价格仍会随接单量随时调整。但整体来看,有机硅高位运行仍能持续较长时间。

有机硅DMC
30200-30500元/吨 (净水含税)
有机硅D4
31500-32000元/吨 (净水含税)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31000-31200元/吨(净水含税)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31500-32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34000-35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26800-28500元/吨(含税价)
生胶:
32500-33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28000-28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23000-2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7300-7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市场变化太快,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