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肯星火50万吨年产能,装置正常运行;浙江地区:新安装置平稳运行;合盛现有装置正常运行,石河子装置计划7月中旬重启;中天东方氟硅装置运行平稳;山东地区:鲁西装置正常运行;金岭、东岳装置平稳运行;内蒙古恒业成装置正常运行;湖北兴发装置正常运行,近期计划检修;唐山三友装置正常运行;张家港装置负荷一般;本周装置较上周平稳,重点关注石河子装置。
107硅橡胶市场:上周,在DMC高额成本的支撑下,107胶的报盘也稳居高位,现主流报价为31000-31500元/吨。央行全面降准,经多方机构分析,对房地产利好有限。近期下游硅酮胶行业仍处于传统淡季,不过库存低位下,对107胶刚需仍存在,迫于成本的压力,下游硅酮胶厂也开始发布涨价函,同时也对高价抵触心理与日俱增,厂家观望盼跌情绪明显。然而目前单体厂107胶订单基本排至7月底,其它中小107胶厂家受DMC高压限制,接单遵循高买高卖原则。整体而言,市场现货流通仍偏紧,因此我们预测近期107胶仍维持高位运行。


裂解料市场:上周,由于裂解料厂家买气不足,废硅胶拉涨动力不足,价格又有所回调,现主流报价为7500-7800元/吨。虽然原料跌了,但裂解料厂家在订单充足下保持平稳运行。目前下游抵触高价心态不断滋长,多以小单采购为主,但由于新料居高难下,在利润不断被压缩的硅酮胶厂家对裂解料的需求有增无减,据我们有机硅商城了解,裂解料厂的订单普遍排至7月底,且近期各地安全生产大排查,广东、湖北裂解料厂开工率又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即使是在需求预期向下之际,裂解料厂在预售订单与库存低位的状态下,报价仍能坚挺一段时间,部分对后市看空者,可能会有适当让利提前预售一批订单。短期来看,裂解料的报价持稳运行。
生胶、混炼胶市场:上周,生胶市场报盘保持高稳运行,现主流报价为33000元/吨。随着生胶厂正常接单,前期订单也陆续发货,场内流通货源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市场供应短缺现象明显缓解,不过生胶厂新订单交货仍需7-10天左右时间,混炼胶厂无论是为补库,还是为与生胶厂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就算面临亏损也需适量高价拿货,短期来看,生胶高价强势局面难改。
而反观近期混炼胶市场,由于部分厂家已陆续收到前期低价生胶,各厂家成本也就有所分化,有一定成本优势的混炼胶厂适当让利,趁机提高出货量。而硅胶制品厂也借机向供应商压价,然而生胶挺价心态坚定,成交不退让,多数混炼胶仍迫于成本压力,无让利空间,因此混炼胶市场成交价混乱,各厂多依据自身成本报价。短期来看,只要生胶挺价依旧,部分混炼胶在经过一小波让利后,报价有望止跌回稳,不过在价格高位平稳期,混炼胶厂成本趋于透明,利润明显压缩。
综合所述,有机硅整体报盘仍居高难下。虽然在中下游对高额原料抵触心理日益剧增的态势下,单体厂新单成交量减弱,但由于单体厂预售单多排至7月中下旬,部分陆续开始接8月新单,库存无压力再加上现货供应暂不充裕,单体厂挺价心理依旧强烈,让利意愿不大。
上周五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市场流动性预期或发生转变,市场炒作热情或将受到提振,但此次,央行对降准的目标作出了说明,“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观,本次央行降准的主要目的在于扶持小微企业,而不是为了进一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整体来看,目前有机硅市场话语权仍紧紧攒在上游厂家,短期高价局面暂难改变。但多数中下游处于低盈利状态,已经不爽高价原料许久,盼跌情绪在市场上不断释放,采购有放缓趋势,对原料拉涨也形成一定牵制,不过在上游供应暂未宽松情况下,中下游厂家还得苦撑一段时间,预计整个7月有机硅价格仍维持高位。
有机硅DMC
30000-30500元/吨 (净水含税)
有机硅D4
31500-32000元/吨 (净水含税)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31000-31200元/吨(净水含税)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31500-32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34000-36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27500-28500元/吨(含税价)
生胶:
33000-332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27500-28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23000-2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7300-7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市场变化太快,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