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周有机硅市场掀起了一波波跌价狂潮,首先以山东个别单体厂连跌之势,开启了有机硅价格大战序幕,随之新装置的集中投产,令市场供应量空前增加,主流单体厂累库风险拉升,只能全面下调报价以刺激接单量,截止周末收盘,DMC市场主流报盘在30000-33000元/吨,暴跌3000-6000,周跌幅12.5%。
今日山东个别单体厂再度下调1000元/吨,DMC正式跌破3万,报价29000元/吨!要不要备货?中下游企业较为纠结,观望待跌又怕突然反弹,勇敢进场又怕被割一轮韭菜。短期来看,单体厂跌幅较深,下游抗衡大半个月,库存也不高,因此有适量补仓,但产能过剩风险下,大规模的抄底建仓仍保持观望。(原创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增产能相继投产,产能过剩逐步显现
浙江地区:2家装置正常运行,1家停车装置本周恢复运行;山东地区:本周3家装置正常运行;华北地区:内蒙古1家装置正常运行,新增20万吨产能稳步提升中,河北装置开一停一,近期有停车检修计划;华中地区:江西装置正常运行;湖北装置轮流检修中;西北地区:装置正常运行;西南地区:装置正常运行;张家港单体装置正常运行;新疆新增20万吨近期计划投产, 2022年产能过剩逐步显现。

107胶、硅油顺势跟跌,竞价出货
107胶市场:上周原材料DMC市场震荡下行,成本支撑快速下移,大幅利空107胶市场报盘,目前107胶市场报价31500-33500元/吨,周跌幅达13.68%。从供应端来看,新增产能释放仍在放量,供需格局已有所转变,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107胶市场供应整体呈偏宽松局面,尤其硅酮胶大户商谈筹码提高,压价力度较大,为促进库存快速转移,供应端对大户成交远低于市场价。预计本周107胶高报低走现象会有所缓解,价格暂稳运行,局部成交仍有下跌。


从需求端来看,原来“金三银四”是下游传统旺季,但近期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让建筑市场乍暖还寒,终端消耗能力不如预期,导致硅酮胶刚需减少,下游厂家均表示出货情况一般,“金三”成色明显不足。后续随疫情管控到位,各地陆续解封,4-5月份终端需求会出现好转,对107胶需求有提升预期。但短期来看,供应端出货压力大,下游博弈信心较强,107胶高价暂难操作,低价成交为主。

硅油市场: 上周,成本崩塌下,硅油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走势低迷。供应方面:硅油厂家前期订单多排至本月底,若全面跟跌DMC报价,对前期的高价订单出货不利,因此多数硅油厂家暂不报价,商谈为主。据我们了解,目前硅油市场零散报价37000-38000元/吨,周跌5000元/吨,跌11.76%。外资品牌硅油宽幅报价至42000-45000元/吨,周跌2000元/吨,跌幅4.40%。价格仍偏高,成交较少。

需求端方面,下游在DMC大幅下跌中,对硅油压价情绪高涨,国内多地又仍有疫情,市场需求信心不足,多延续刚需拿货。出口订单也因当前跌势主导中,外贸企业暂按兵不动,计划待跌势更进一步,再出手锁单采购,不过,在俄乌持久战下,欧州能源大涨,国内硅油价格优势或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待国内跌势平稳,后续出口订单仍值得期待。
整体来看,硅油厂家前期订单月底交付完成,供应有提升预期,且DMC跌幅较大,其价格走势是硅油定价的关键环节,厂家在心态承压下将让利出货。预计短期硅油弱势向下运行为主。


废硅胶成交低迷,裂解料亏本出货
裂解料市场:新料再度快速下行,裂解料厂家已跌无可跌,出货就面临亏损,目前裂解料DMC跌至26000~28000元/吨(不含税)。而废硅胶方面,报价虽有所下调,但幅度不足以达到裂解料厂预期,目前废硅胶回收商对裂解料厂毛边报价在11500-12500元/吨,成本高压不减,因此裂解料厂与废硅胶胶回收商仍僵持不下。目前裂解料厂原料、产品库存双低,在无利可图行情下,部分厂家已适量减产,以维护核心客户和控制亏损为主。预计2022年较长一段时间,裂解料厂都将处于被动局面。

生胶大跌、混炼胶倒挂走货
生胶市场:上周受DMC价格骤降至30000元/吨,生胶厂两度下调报价,截止周五生胶主流报价33000-33800元/吨,跌幅11.87%。然而混炼胶厂面临竞价压力更大,生胶成本仍远高于混炼胶出货价,因此生胶大跌后,交投也未见明显起色,业者观望情绪不减。短期来看,国内生胶厂已连续几周未正常接单,累库压力逐步攀升,而混炼胶又提前超跌,基本面利空下,本周生胶仍有一波下跌走势,低库存混炼胶厂或入场备货。

混炼胶市场:在生胶还未全面下跌时,混炼胶就已提前超跌,而上周生胶终于跌下神坛,但华东、华南两大混炼胶大厂更狠,混炼胶直接下调至25000元/吨,按正常的成本核算,生胶需到29000元/吨,混炼胶厂才可以不亏本,因此在巨头“厮杀”阶段,中小混炼胶厂为避免大幅亏损,只能暂停操作,要么等生胶进一步下跌,要么等巨头大促之后反弹。
目前下游制品厂趁低价有适量备货。但今年硅制品订单放缓,混炼胶竞价出货现象难改。截止上周五,混炼胶市场报价25000-28000元/吨,跌幅8.62%。

市场预测
综合所述,2月供应猛踩油门,3月需求却急踩刹车,好好的旺季变得虎头蛇尾,短期内有机硅市场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受到国内公共事件蔓延的影响,国内运输与需求受到巨大利空影响,原料采购谨慎为主;其次,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可以看出市场已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再次,化学级金属硅421#黄埔港报价为23800~24500元/吨,从成本端来看,单体厂利润仍尚可,因此DMC跌破3万也不足为奇。

本周来看,中下游企业均有一定的补仓动能,对市场猛跌会有所缓解,但产能过剩利空主导市场,明稳暗降的操作不会少,业内人士认为抄底时机还需等待。若厂家再进一步下跌刺激,下游才有信心大量备货,那么有机硅市场大概率会出现反弹行情。另外,马上进入4月份,若疫情缓解,停滞在3月的需求就有望在4月启动,“金三”已凉凉,“银四”或有所期待。
最后,我们依然要警惕,供应过剩压力逐渐凸显,新装置的投产令市场供应量空前增加。随着供需格局转变,上游单方面拉涨也变得更难实现,还是得回归供需基本面,合理的涨跌范围才能更利于有机硅产业健康发展。(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3月28日国内有机硅市场主流成交价格:
有机硅DMC
新 料:29000-33000元/吨 (净水含税)
裂解料:26000-28000元/吨(不含税)
有机硅D4
33000-34000元/吨(净水含税)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新 料:31500-33500元/吨(净水含税)
裂解料:28500-29000元/吨(不含税)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37000-38000元/吨(净水含税)
进口:42000-45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33000-34500元/吨(不含税)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
33000-33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25000-2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废硅胶(废硅胶毛边):
11500-12500元/吨(不含税)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37000-42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8300-93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