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本端421#金属硅再次全线降价100,报价12600~13200元/吨,持续走跌,无疑加深下游企业对DMC的看空情绪,新一轮集中备货略显谨慎,抄底情绪还有待发酵。


生胶市场:本周DMC明跌暗跌接踵而至,带动部分生胶企业报价下行,局部报价跌至14000元/吨,不过主力大厂生胶报价维持14300元/吨,加上AB类优惠制度,价格优势明显。订单方面,近期在主力大厂3+1捆绑销售下,A类客户增多,混炼胶企业也比较纠结,一方面生胶优惠加码,比较有吸引力,另一方面,A类客户源源不断增加后,大家成本相差不多,宛若重回起跑线,出货优势难凸显,不过其他生胶企业报价下跌后,混炼胶企业也有更多的选择,加上主力大厂发货较慢,有临时补仓需求的混炼胶也倾向于向其他生胶企业下单。
短期来看,在AB类客户优惠诱惑下,主力大厂生胶仍全面压制,但其他生胶企业低价出货情况转好,竞价氛围愈发浓郁,预计月底生胶价格或呈现稳中下行态势。


混炼胶市场:生胶降价,但主力大厂未有调价动作,混炼胶企业也不动如山,本周主流报价延续13000~13400元/吨。具体来看,目前多数混炼胶厂仍在收款,资金见肘,加之下游硅制品厂大多随单采购,囤货动作不多,混炼胶厂也同步根据需求备货,市场行情未有明显转好倾向,交投平缓。综合来看,当前混炼胶厂重心并不在价格战上,回笼资金、维系客户、修炼“内功”,多点开花才是混炼胶厂目前发展的重心,预计本周混炼胶市场弱势运行为主。


需求端:今年终端爆点商品不多,买方市场的豁口较小。不过宏观来看,近期新华社授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电力体制改革将加快进程,理顺电价机制、减少交叉补贴的同时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结合上个月消息,国家电网牵头发起电力系统与有机硅产业共链行动,可以预见电力市场将是有机硅企业重点发展方向,有望进一步扩大高温胶需求。(汇富纳米联合中国电科院启动电力系统与有机硅产业共链行动),且从长远来看,硅胶用品用途广泛,相较其他产业链而言,需求恢复速度较快,且硅制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市场发展上仍有较大增长预期。
长远来看,硅制品需求仍呈增长趋势,且近两年上游的极速扩张,低价下有利于硅制品厂加快替代进程,若能紧抓客户痛点,硅制品企业就能在存量市场竞争下杀出一条“血路”。
整体来看,当前上下游之间供需失衡格局难逆,如何解决过剩仍是目前的关键问题,在此情况下,单打独守的经营已不太适用于当前洗牌局面,唯有寻求上下游合作,报团取暖,市场上开拓内需、开发新的消费潜力,才能有望把市场盘活起来。(以上信息仅供交流分享,不做交易依据,有机硅商城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流报价
DMC:13200-13900元/吨;
107胶:13500-13800元/吨;
普通生胶:14000-14300元/吨;
高分子生胶:15000-15500元/吨
沉淀混炼胶:13000-13500元/吨;
气相混炼胶:18000-22000元/吨;
国产甲基硅油:14700-15500元/吨;
外资甲基硅油:18000-18500元/吨;
乙烯基硅油:15300-16500元/吨;
裂解料DMC:12000-12500元/吨(不含税);
裂解料硅油:13000-13800元/吨(不含税);
废硅胶(毛边):4200-4500元/吨(不含税)
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报价仅供参考,不可做交易依据。(价格统计时间:7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