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市场综述正文

面临困境 有机硅终端企业该如何解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8 来源:有机硅商城 浏览次数:717
对于有机硅终端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在所有成本中占据着关键一席。今年8月份开始,有机硅原料市场再次发起一波凶猛的涨势。不少企业认为,此番原料价格上涨将是行业“洗牌”的开始。那么,下游终端企业如何出牌,才能不被“洗”出局?


有机硅原料”金九“涨势强劲
     有机硅DMC是有机硅产业链最主要原材料,今年8月,它的价格便是步步高升,而在9月份,更是呈现出一种“不依不饶”的气势,业内人士称其“涨到怀疑人生”。据统计,每吨有机硅DMC的价格从7月底的18500元涨至30000元,每吨累计上涨11500元,创五年内最高价格。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5月份的一轮涨价,今年6月份开始有机硅原材料经过短暂的回调,从8月份开始就疯狂暴涨!这一波刚好赶上金九银十生产旺季,许多工厂等着原料下锅,因此影响比较大。此番有机硅原料上涨涉及的种类比较多,影响的企业也非常广,不仅仅是DMC、硅油、硅橡胶接连暴涨,白炭黑、交联剂等企业也不断在刷新价格。

有机硅原料吃紧,进入卖方市场
     近两个月,有机硅原料价格涨了的同时,货源也异常紧缺。

     “最近一段时间,有机硅原料进入卖方市场,贸易商和生产商都活得比较滋润,不仅价格拉上去了,而且还不一定有货。”硅胶制品程老板表示,在整个有机硅原料市场上,总有一种“追涨”的心理。此番原料上涨苗头刚出来,各方下游产业链公司就加大原料采购,大企业加大囤货增加库存量,小企业采取高频次采购,以至于8月涨价一周就货源收紧,多数企业开始封盘控制接单。

     不过,原材料进入卖方市场的情况对于不少下游终端企业来说,算盘就不怎么好打了。

    “我是做玻璃胶的企业,产品中80%的构成是硅油、107胶。现在硅油、107胶价格上涨了60%,公司承受着非常巨大的成本压力。”某硅酮胶工厂老板表示,9月份的订单比六七月份多,但是利润不仅下降了还处在亏损边缘,“更令人烦恼的是,现在是原材料市场说了算,如果不是现钱拿货,等几天,这原料价格又上去了。”

涨与不涨,中小企业左右为难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按道理来说,原材料涨了,商家跟风涨价是消化成本最简单的办法。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整体而言,中小企业在不具备研发、技术、工艺等优势的情况下,无论是和大型企业竞争,还是相互之间竞争,更多的还是比拼谁的生产成本更低。多数下游终端企业表示,如果轻易跟风涨价,意味着主动放弃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如果坚持不涨价,则要面对得到了市场却失去利润的尴尬局面。

    我们了解到,中小企业不敢轻易涨价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少中小企业需要通过金融机构或民间融资来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类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占用中小企业更多的现金流。而企业一旦提价,又可能会因为产品销售困难造成资金回笼周期的增加,继而影响企业原本相对稳定的资金链。

   而且大企业拥有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资金流,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能力要远强于中小企业。靠低成本换取生存空间的中小企业即使要涨价,也不敢把所有的原材料成本转移到产品上。


如何才能不被“洗”出局
      下游终端企业如何面对涨价潮? 不少企业已经采用了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措施,一方面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方面严格控制成本。

   以往原料涨价,中小企业相对合理的做法是小幅度、多批次地提升产品价格,试水市场各方反应。与此同时,利用缩减利润的方式折抵余下的生产成本。但是,现在中小企业不光要考虑产品成本的问题,更要考虑工艺等问题。,比如密封胶成本越来越贵,且供应不足,MS胶就有很多厂家开始着重推广,同样的性能又能给客户解决成本压力。

   本轮有机硅原料上涨对企业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涨幅达60%以上,这时候低价竞争市场已经无用了,低价就意味着亏本,或者是质量品质的下降。一些终端企业在这时候宁可选择少接一些项目,开发一些新的材质,即使调整了价格,市场还是认可的,因为最后仍是要以品质取胜。

     行业内一些资深老前辈表示,之前也出现过原材料“集体疯涨”的情况,而随之而来的便是行业一次又一次的“洗牌”。他们认为,如果不想成为被“洗牌”出局的那一个,做好未来布局至关重要。企业要么及时转型,要么多下工夫,主动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力度,挖掘产品的附加值。否则,被动地应对原材料上涨,很可能会使企业走进“死胡同”。即使躲过了这一次‘洗牌’,也难逃下一次。

本文由有机硅商城整理撰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天价格播报,敬请关注!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