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平台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配合!
导读
月末布局仅剩两天!单体厂是开启放量操作还是维稳到底?回顾9月行情,上旬开局不利,DMC价格阴跌,处于阶段性底部,中下游企业适量入场备货,但囤货仍偏谨慎。中下旬,浙江两家装置突发事故降负,DMC现货供应缩减,山东、华北主力单体厂DMC接单顺畅,探涨情绪渐起,截止至9月28日:DMC主流报价10900-11500元/吨,月内涨价200,涨幅1.82%;9月均价11053元/吨,较上月环比下跌6.1%;

节前来看,单体厂一方面DMC自用增多,一方面库存可控,对DMC仍持蓄势上行心态,以修复利润面;而中下游企业“金九”落空,且跟涨受阻,对“银十”预期偏淡,节前布局有限,延续刚需采买,追涨备货还有待需求考验。
展望十月,尽管业内担忧节后上游可能会出现累库现象,但得益于节前去库及装置降负,累库风险总体可控。另外,也需警惕节后补仓不及预期与金属硅成本反弹的双重挤压,考虑到当前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不足以驱动价格跌破前低,预计10月走势先扬后抑,你觉得节后会有“开门红”惊喜吗?(原创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9月多方影响,装置开工率降至71%左右
华北地区河北年产40万吨,9月三期装置停车中;内蒙古年产25万吨装置正常运行;1家年产30万吨装置,9月中旬降负运行,月底恢复正常运行;
华中地区湖北60万吨,9月装置轮流降负运行;江西年产70万吨产能正常运行;
山东地区1家年产50万吨产能,装置正常运行;1家年产70万吨,9月三期装置停车检修中;
江浙地区浙江1家年产27万吨,9月中旬一套装置停车检修,月底逐步恢复运行;1家年产55万吨,9月浙江装置持续检修中,重启时间不定;张家港4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
西南地区云南3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四川18万吨装置正常运行;
总体来看9月单体装置开工率整体下滑,一方面突发事故导致的停车检修,另一方面受亏损压力而降负生产,华北、山东、浙江、华中5-6家单体厂在9月存减产现象,整体开工率在71%左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节前上游库存得到去化,长假期间预计累库压力在可控范围。


成本先跌后涨,107胶、硅油9月环比下跌
107胶市场:9月来看,107胶市场呈现稳价震荡格局,截至9月28日,107胶主流报价11500-12000元/吨,9月均价11660元/吨,较上月环比下跌5.78%。成本端:受华东两套装置事故检修影响,DMC现货供应偏紧,给予成本端一定的有力支撑,只是在弱需求下压制下,推涨依旧难以实现。
供应端:9月107胶行业开工率依旧维持偏高水平,尽管局部地区单体装置开工有所受限,但主力大厂维持稳定负荷,行业整体供应充裕,出货仍面临一些压力。临近国庆假期,下游室温胶企业多按30天左右库存进行节前备货。单体企业为缓解节前库存压力,报价总体持稳,局部大单成交让利空间有限,意在维持节前市场价格稳定。


硅酮胶需求端:建筑胶市场需求依旧疲软,但基本面在逐步改善,一方面各地持续出台房地产新政,将通过“真金白银”的购房补贴与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等方式,直接刺激住房消费。另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8月末住宅待售面积减少307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已连续6个月减少,有助于市场供需平衡;此外,新规下项目陆续进入现房阶段,交付标准提升对硅酮胶生产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具备规模与品质优势的企业在库存去化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光伏胶市场:目前光伏胶市场行业存量竞争进一步激化,组件环节虽维持挺价,但反内卷的限产限销,抑制组件厂实际开工,导致光伏胶面临有价无市局面。需求传导与技术升级的双重压力,迫使光伏胶企业加速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目前来看光伏胶需求改善需等待四季度组件排产回升,短期难对107胶市场形成支撑。
综合来看,9月107胶市场在成本上行、需求疲软的博弈中维持弱稳运行,价格虽未出现大幅度下跌,但市场活跃度一般。节前阶段,室温胶成本面趋强但无力向经销商有效传导。除107胶价格持稳外,受局部单体检修影响,副产一甲货源减少,推动交联剂厂家上调报价。多数室温胶企业因难以向下转嫁涨价,仍以消化低价原料为主,买涨热情不足,对原料上涨支撑有限。因此节前采购策略以“保守备货、按需补库”为主,基本告一段落,未有放量举措。


硅油市场:9月硅油市场呈现成本上涨、价格跟涨乏力的态势,截止至9月28日:硅油主流报价13300-13800元/吨,9月均价13640元/吨,较上月环比下跌2.49%。成本端:DMC支撑显著强化,硅醚价格同步上涨。但需求疲软制约成本传导,中小硅油企业为维持出货,被迫吸收部分成本压力,实际成交价格稳中趋弱。
供应端:据了解,部分硅油企业反映9月硅油订单较前两月有所回暖,开工率维持中高水平,部分硅油大厂甚至满负荷生产。但在多家单体企业的低价硅油影响下,其它硅油厂想提价接单难度较大。因此临近月底,叠加节前备货阶段,部分企业为抢接订单存暗中竞价现象。
外资品牌硅油市场:价格下行压力显著。部分代理商反馈,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外资品牌主流报价下调至14500-16000元/吨,个别外资品牌整柜成交价已接近国产硅油价。尽管外资品牌绑定电子、医疗等高端市场,但在出货压力与国产替代双重冲击下,让利空间持续扩大。


需求端方面:室温胶需求保持“刚需托底、无增量”的特征。中小胶企资金链趋紧,对硅油采购策略逢低为主,头部企业订单相对稳定,但受终端去化缓慢影响,室温胶洗牌去产能仍在加剧。临近国庆,大部分企业停工放假3-6天,需求存降温预期,节前几天重点关注备货情况。
印染纺织市场:织造端的刚需采购成为制约需求释放的核心瓶颈,行业尚未摆脱“量价齐弱”的格局。当前印染纺织企业普遍采取“随用随买、轻库存备货”模式,对硅油乳液的采购完全绑定生产节奏。且市场对短期需求复苏预期持续降温,国庆假期临近进一步抑制备货意愿,强化了印染企业的观望心态,短期内对硅油乳液需求难有实质性改善。
综合来看,9月硅油市场处于“弱平衡”状态,价格受国内外巨头轮番混战,导致硅油跟涨受阻。国庆前备货或带动部分刚需补单,但难以改变低价格局;长期需依赖“反内卷”政策推动低效产能出清及新兴领域需求放量。


裂解料、废硅胶9月弱稳阴跌
裂解料市场:9月来看,在新料低价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挤压下,下游订单多流向新料,致使裂解料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加之竞价优势一般,加剧亏损风险,部分企业甚至选择阶段性停产以减少损失。总体来看,目前裂解料硅油报价11300-11800元/吨,月跌200。
废硅胶方面:由于终端市场趋弱,硅制品企业在低需环境下,产量相应有所缩减,因此毛边料维持囤满惜售;同时,裂解料企业接单较为佛系,多以消耗库存为主,对毛边采购意愿低迷。市场并无有效支撑的情况下,废硅胶毛边价格多随行就市,当下裂解料毛边到货价跌至3200-3300元/吨,月跌150。
综合来看,需求端的持续欠佳,致使裂解料和废硅胶市场持续深陷低价困境,难以走出独立行情,预计节后市场延续弱势运行。


生胶9月低位持稳、混炼胶积极回款
生胶市场:9月生胶市场呈现先跌后涨态势。月内来看,为提升成交量,月初生胶企业启动让利策略,下游企业受到刺激积极备货,多家生胶厂的预售订单排至月底,有效缓解供应压力。中下旬,受原料DMC探涨影响,生胶企业也显露上涨迹象,然而下游混炼胶企业已完成一轮备货,且龙头厂发货提速,前期低价订单陆续到货,混炼胶库存充足,对高价生胶抵触。因此生胶市场缺乏提价信心,高价成交也非常有限。
截止至9月28日:国内110生胶主流报价12000-12500元/吨,9月均价12039.38元/吨,较上月环比下跌5.99%。
综合来看,节前混炼胶补仓有限,且龙头厂占据较大的接单优势,致使其他生胶厂成交压力较大,局部对核心客户仍以低价为主。节后若DMC持续挺价,龙头厂对生胶也适量上调,届时生胶价格或有反弹机会,9月生胶基本以稳收官。


混炼胶市场:9月混炼胶市场在平淡中接近尾声,未能呈现传统的“金九”行情。截至9月28日,混炼胶主流报价为11500-12000元/吨,本月均价为11747.5元/吨,环比上月下降6.69%。回顾本月市场,混炼胶采购行为主要集中在月初,后续多以补货为主,未见大规模集中采购,各单体厂陆续完成订单交付,龙头厂也积极交付前期订单。
从出货端看,9月混炼胶厂家整体出货量较8月呈现小幅提升态势,主要系企业为应对国庆假期备货需求提前释放;同时,节前回款压力显著攀升,各厂家销售人员全力推进回款与出货工作,通过小幅让利、账期优化等加速资金回笼,为10月生产经营铺垫。
开工率方面,9月混炼胶企业开工负荷稳定,供需格局宽松。大型厂家依托稳定订单支撑,保持“二班制”生产,开工率约 80%-85%;中小型企业以“一班制”为主,开工率约 50%-65%,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上月基本持平。


高温胶需求方面:9月硅胶制品订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入秋后,冬季取暖相关制品订单逐步启动,硅胶暖菜板、暖手宝等产品需求有所回升。随着硅胶制品应用范围的扩大,部分产品在尺寸和用量上呈现增长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硅胶指压板、硅胶沥水垫等品类订单增量明显。液态婴童制品及普通杂件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有所收窄。
整体来看,无论是液态胶还是固态胶产品,单一产品结构难以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企业对于产品结构优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后续来看,业者对10月行情普遍抱有预期,稳价意愿较强,期待需求进一步复苏。


市场预测
本周有机硅市场将延续弱稳震荡、上行受限格局,终端需求疲软导致价格难以持续上行,大概率呈现阶段性企稳、价格缺乏弹性的趋势。
成本端:工业硅方面,西北地区开工率持续提升;西南地区开工率略有下降,421#工业硅现货报价稳定在9800-10300元/吨。需求端呈现分化:多晶硅市场向好,带动采购量增长,但有机硅领域因装置检修降负,对工业硅需求减少。由此工业硅供需情况较稳,短期内为DMC提供基础成本支撑,但支撑力度依旧有限。
供应端:短期收缩难改长期过剩格局,华东两套装置因事故持续检修中,山东地区某单体厂开工有所增加,整体行业开工率在71%左右。在供应收窄的背景下,上周单体厂接单较为顺畅,挺价心态偏重。

需求端,中游厂家基于国庆期间的生产库存安排及高速限行等因素,节前备货已基本完成,目前新单成交以紧急补货为主。临近假期,多数厂家工作重心转向回款催收,对新单发货时效有所控制,部分偏远地区已暂停接急单。尽管假期期间仍可接单,但整体成交规模有限。
预计10月上中旬在“双十一”制造业传统旺季带动下,备货需求存在增量机会。但目前市场普遍强化风控意识,多数中下游厂家以回款为优先,因此市场走货未出现明显放量,风险客户采购则更为困难。
综合来看,今年“金九”未能复制历史旺季行情,有机硅市场仅呈现成本驱动的脉冲式小幅反弹。旺季疲软的核心原因有三:一是终端库存高企压制补库动力;二是假期扰动提前显现,节前备货仅覆盖刚需;三是供应过剩压力未根本性缓解。
目前焦点集中在节前备货释放情况,根据单体厂反馈的接单情况,预计9月小幅反弹收官。节后如何展开,小编认为有机硅基本面尚未出现改变格局的实质性利好,银十弱势底色难改。(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9月22-9月28日有机硅市场主流报价:
有机硅DMC
新料报价:10900-11500元/吨 (净水含税送到)
裂解料:9500-10000元/吨
有机硅D4
10900-12000元/吨(净水含税送到)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报价:11500-12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13300-13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14500-16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11300-11800元/吨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
报价:11800-122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11500-12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废硅胶:
毛边到货价:3200-3300元/吨(不含税)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中低端:14000-16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高端:22000-2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6300-6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本报价截止时间为9月28日,最新成交价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