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平台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配合!
导读
逆转节点已至?节后归来第一周,有机硅市场如期迎来“开门红”,受单体厂主动减产影响,上游挺价信心提升,多家单体厂拉涨200元/吨,山东单体厂周末再涨100,节后实现二连涨,DMC报价全面升至11100-11500元/吨,刺激部分买涨订单入场。然而,终端需求的实质性改善有限,关税风暴又起,原本对看涨信心就不足的中下游企业,采购更为谨慎,因此在供需双弱态势下,一边主动减产促利润修复,一边需求平淡仍深陷竞价抢单,市场整体处于一种“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之中,使得本轮上涨的根基并不牢固,反弹幅度仍受制于需求端。
宏观方面,两部门打出组合拳治理价格无序竞争,已上升至违规者依法查处,单体厂节后拉涨既有对利润修复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也响应“反内卷”号召,然而,关税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出口压力及市场情绪改变,对市场形成较大制约。利好利空交织,十月有机硅反弹空间或有限,就当前价格,多数单体厂仍处于亏损阶段,因此也不用担心恐慌性下跌。面对这个变乱交织的市场,维稳经营比追逐价格波动更为重要.....(原创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多家装置降负检修,整体开工率70%
华北地区河北年产40万吨,10月三期装置仍停车中;内蒙古年产25万吨装置正常运行;1家年产3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
华中地区湖北60万吨产能,装置轮流降负运行,开工率50%左右;江西年产70万吨产能,10月计划一套20万吨装置年度检修;
山东地区1家年产50万吨产能,装置正常运行;1家年产70万吨,10月三期装置延续停车检修;
江浙地区浙江1家年产27万吨,上周装置降负运行;1家年产55万吨,10月一套20万吨装置延续检修;张家港4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
西南地区云南30万吨装置,10月计划年度检修;四川18万吨装置正常运行;
总体来看价格长期低位,多数单体厂普遍亏损,上周5家单体装置延续降负检修,整体开工率在70%左右;中下旬江西、云南两家单体装置计划年度检修,短期来看,供应收紧预期较强。

成本上涨,107胶、硅油稳中向好
107胶市场:上周107胶价格呈现稳中向好格局。截至10月11日,107胶主流报价维持在11500-12000元/吨。成本端:原料DMC支撑力度显著增强,受单体厂降负影响,DMC市场供应阶段性趋紧。但终端需求疲软限制涨幅,市场暂处于“成本推涨与需求抑制”的博弈阶段。
供应端:当前107胶行业开工率维持中等水平,供应端受限。首先山东、江西两大主力单体降负荷五成,107胶单体货源同步缩紧;第二,山东线性体同步探涨且货源偏紧,局部107胶加工装置等料加工。因此短期部分货源交付延迟,部分急单刚需或将出现供应缺口。


硅酮胶需求端:10月11日国新办发布会披露的“十四五”住建发展成就,公布五年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达50亿平方米,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由此可见,当前硅酮胶市场正处于短期需求疲软与长期政策红利的衔接阶段,目前硅酮胶需求端仍以刚需采购为主。
光伏胶市场:9日两部委发布治理价格无序竞争公告,结合前期光伏行业积极反内卷,短期组件端实施更大力度减产,上游需求短期难以提振,光伏胶市场对107胶采购以刚需为主,需求改善尚处发酵阶段。长期来看,光伏行业“低价时代终结”迎来结构性转折,组件价格回升预期与政策驱动的供应收缩形成双重利好,逐步缓解此前“内卷式降价”压力。据行业权威机构最新报告,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光伏组件采购价预计上涨9%,这一拐点直接为光伏胶企业带来盈利修复预期,组件企业从“亏损竞争”转向“利润修复”,将减轻对光伏胶的极致压价。
本周107胶市场处于“成本支撑增强、需求持续疲软”的矛盾格局中。短期来看,107胶价格已依托供应收紧实现止跌回稳。若下游补仓需求释放不及预期,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硅油市场:上周硅油市场呈现成本驱动偏强态势。截至10月11日,硅油主流报价13300-13800元/吨。成本端:DMC上涨带动基础成本增加,同时硅醚价格受副产减少影响偏强运行。在此压力下,硅油厂家企业调涨意愿增强,但终端需求疲软限制涨幅,市场呈现“缓慢上行”特征。
供应端:硅油企业开工维持中高位水平,头部硅油厂家在供应收紧与银十备货影响下,接单顺畅,预接订单生产排单已至11月初。其他硅油厂多为冲刺四季度业绩,仍窄幅让利接单维持一定开工规模,根据下游订单灵活调整排产,有效控制库存压力。
外资品牌硅油:市场格局逐步重塑,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截至10月11日,外资品牌硅油主流报价降至14000-16000元/吨。国内硅油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与快速响应能力,加速抢占高端市场份额,预计四季度国产硅油在高端市场的占比将有所提升,外资品牌弱势震荡格局难改。


需求端方面:室温胶对硅油采购有增加趋势,但仍以逢低补仓为主,多有议价情绪。节后室温胶企业开工率有所回升,但受终端房地产需求低迷影响,新单成交清淡,对硅油采购多随用随买,局部适量买涨订单补充,短期内无大规模抄底建仓计划。
印染纺织市场:对硅油乳液需求延续疲软态势,支撑作用持续弱化。受圣诞订单等影响,面料染色和后整理订单有支撑,染厂交期普遍在7-10天。国内整体市场表现平淡,服装消费“旺季不旺”的特征明显。出口市场承压,美国市场因关税政策面临不确定性。预计短期内,印染市场对硅油乳液的需求仍将维持整体疲软的格局。
本周硅油市场在成本驱动拉动下,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但终端需求疲软限制涨幅,预计仍以稳中向好运行。


裂解料、废硅胶持续阴跌,弱势运行
裂解料市场:本周裂解料市场整体承压弱势运行,裂解料硅油报价10800-11300元/吨。受需求持续疲软拖累,新料厂家出货一般,总体以核心客户为主,而裂解料企业本就没有太多竞价优势,难与新料厂家竞单,经营压力加剧之下,基本被动采购,企业也多通过减产来应对困境。
废硅胶方面,硅制品厂对毛边处理滞缓,消积心态明显;裂解料企业对毛边需求也偏低,为争取自己的价格优势,持续对毛边压价;废硅胶回收商两面夹击,对行情也不抱期望,根据客户需求适量采销,当下裂解料企业的毛边到货价3000-3200元/吨(不含税),价格随行就市。综合来看,裂解料和废硅胶市场弱势格局难改,后续或延续弱势盘整运行。


生胶维稳运行、混炼胶适量补仓
生胶市场:节后DMC探涨,由于龙头厂报价未调整,其它单体厂对生胶报价延续持稳,截止10月11日,生胶主流报价12000-12500元/吨。供应端:龙头厂仍存预售单支撑,另外10月多家单体装置降负运行,生胶供应量也相应缩减,库存压力尚可控。
从需求端来看,下游混炼胶企业出货不畅,且普遍回款压力较大,为避免持续亏损,基本保持按需逢低采购。同时多数企业此前备货较为充足,上周在DMC拉涨氛围下,部分A类混炼胶企业先与龙头厂完成每月3车基础量,未见大规模囤货行为,短期生胶市场供应仍相关充足,在龙头厂未调价前,价格难有上升空间。
综合来看,生胶市场处于供需博弈阶段,供应端虽存减量预期,但当前龙头厂对生胶、混炼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部分企业新单成交压力有所显现。同时关税战再启,对硅制品出口增添利空,终端需求不振,生胶反弹阻力较大。


混炼胶市场:国庆节后,混炼胶市场交投氛围整体尚可,目前常规硬度混炼胶报价在11500-12000元/吨之间。从采购端来看,混炼胶厂受多家单体装置检修减产影响,对10月份生胶价格波动持稳中小涨预期。上周,龙头厂A类客户率先展开采购,龙头厂接单情况良好,其他单体厂与核心客户商谈订单为主。
出货方面,混炼胶企业目前积极推动销售,并依据前三季度的销售表现调整四季度策略,全力冲刺年度销售目标。为争取更多订单,实际成交中普遍采取现金优惠、量大从优等议价策略。同时,企业也在收紧收款政策,缩短账期,以优化现金流,力争安全度过2025年,为明年布局储备资金。
开工率层面,华南地区混炼胶企业整体开工率保持稳定;中小型混炼胶企业在生产端维持正常一班制运转。尽管混炼胶企业对“银十”氛围的营造较为积极,整体市场仍处于“旺季预期”与“现实需求” 的平衡阶段。


高温胶需求方面:近期硅胶制品订单整体呈现平稳态势,进入第四季度后,硅胶制品在礼品类、冬季日常用品领域的订单已显现好转迹象。但近期国际贸易形势多变,不仅关税风暴再起,船舶港务费加收,引发业内广泛担忧。尤其对于出口订单占比较高的企业而言,近两年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出口端面临的压力显著加大,叠加订单利润空间持续收窄,硅制品经营压力严峻,不少老牌企业停产放假,甚至倒闭。因此四季度对硅橡胶厂回款是重中之重!


市场预测
上周有机硅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供需紧平衡与谨慎情绪并存的复杂局面。
成本端:西南地区临近枯水期,部分硅厂计划月底减产,但西北地区新增产能释放,当前工业硅供应整体充裕,421#金属硅现货报价稳定在9800-10300元/吨,对DMC形成一定的底部支撑。需求端,多晶硅行业需求疲软,有机硅行业因单体厂降负对工业硅采购减少,整体采购需求难以支撑工业硅价格上涨,预计短期内工业硅价格维持弱势震荡。
供应端:供应收缩态势持续,本周浙江、山东、河北、湖北5家单体厂装置持续降负,行业整体开工率降至70%左右。10月中下旬有2家单体厂计划年度检修。DMC外销量减少,更多自用生产107胶、硅油、生胶等产品,因此以DMC、线性体销售为主的单体厂,近期接单顺畅,部分企业DMC订单可交付至11月初。此外,单体开工减少也导致三甲基氯硅烷、一甲基三氯硅烷等副产物产量下降,进而推高了硅醚、酮肟基硅烷等助剂的价格,间接增加了硅油和肟型硅酮胶的生产成本。

需求端,尽管供应端释放收紧信号,但需求端的跟进力度却显不足。在DMC价格上涨传导下,中下游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产品无法跟涨,自身利润持续被压缩。因此,其采购行为多以消耗现有库存、满足刚性需求为主,避免追高备货。
从终端市场看,室温胶市场未见明显改善;而硅制品、纺织、日化等领域则普遍建立了“低库存”运营策略,其采购完全遵循“即用即买”的模式,单次采购量小,无法形成持续有效的需求拉动力。同时,铂金价格持续暴涨,导致以铂金为关键原料的氯铂酸、铂金催化剂成本水涨船高,这将对以铂金硫化为主导的高温硅橡胶市场造成额外的成本压力。
总结而言,有机硅市场“银十”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反弹阶段。当前上涨更多是源于供应的主动收缩和节后补库的短期驱动,而非需求端的根本性好转。由于单体总产能基数庞大,局部检修带来的供应紧张可能被其他满负荷运行的企业增量所抵消。
一旦价格回升至一定水平,便会遭遇贸易商“落袋为安” 的出货压力。同时,也可能刺激部分前期降负的单体装置提高负荷。这两股力量共同作用,将导致市场上方抛压显现,价格上涨后继乏力。预计市场短期内将维持盘整运行,价格的进一步上行需要看到终端需求的切实放量或成本端的强劲支撑,否则当前脆弱的反弹格局恐难持续。(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10月13日有机硅市场主流报价:
有机硅DMC
新料报价:11100-11500元/吨 (净水含税送到)
裂解料:9500-10000元/吨
有机硅D4
11200-12200元/吨(净水含税送到)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报价:11500-12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13300-13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14500-16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11300-11800元/吨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
报价:11800-122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11500-12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废硅胶:
毛边到货价:3200-3300元/吨(不含税)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中低端:14000-16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高端:22000-28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6300-6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本报价截止时间为10月13日,最新成交价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