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资讯正文

一群北大学生“卧底”进入化工厂之后……值得人深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6 浏览次数:964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有这样一群北京大学的学生,他们以务工者的身份潜入了珠三角的三家化工厂,亲身体验化工工人的生活。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在巨大的生产噪音中,在艰苦的工作环境里,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二个小时。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他们和工人同吃同住,默默记录工人的工作状态,更观察着工人的生活状态。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他们是北京大学的一支调研团队,他们的调研围绕“化工厂工人权利保障”展开。11月10日,这群大学生在母校北京大学进行了调研成果展示。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在报告会现场,他们为观众们讲述了卧底化工工厂的精彩故事,有的队员与同样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的工友相顾无言,“实在是太累了,一个字儿都不想说”。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有的队员发现了工人舍友的“小秘密”——希望借助六合彩一夜暴富。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有的队员目睹了工友受伤,血洒生产线。他们的故事感染了许多在场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过后,还有不少观众向调研团队提问,询问调研细节与体验。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看过这则消息,很多人不禁从心底发问:化工厂真的那么惨吗?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化工厂工作?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听听他们怎么说?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专业跨度不小的化工工作者

 

 

一本化工专业毕业,在化工一线。工作近3年。正准备转行中。因为倒班倒的整个生物钟都是混乱的,下夜班的时候,白天睡觉也就能睡4小时左右,就睡不着了。不上夜班的时候,晚上过了1点才能睡着,第二天早上7点多就得起床,准备去上白班。

不是所有的化工行业待遇都是好的。神华、大唐等大型化工企业待遇曾经很好,现在也还可以。但更多的化工企业是亏损运行的,待遇可想而知。但是目前经济形势不好,特别是煤化工行业,由于石油降价,挤压其盈利空间。煤化工能保本经营就不错了,产品单一的煤化工企业一直在亏损。

石油化工类的,目前有成本优势,待遇不错。可是正如之前所说的,上班的方式的确违反人的作息规律。年轻人干一段时间,用生命在倒班。看不到前途。所以也就转行了。

干化工还有一个局限的因素就是要不断跳槽,因为一个化工产品总会市场饱和,大部分企业都会被市场淘汰。多数化工厂黄金生命也就几年。那员工只能跳槽了。而因为是化工的原因,工作的地点又是在郊区,荒芜人烟的地方。

当年轻人想结婚的时候,现实需要他买房,不能和另一半异地等种种因素会让一个年轻人选择放弃化工行业。不是年轻人不从事化工行业,而是化工行业不适合年轻人。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混日子的化工人

 

作者:刘哼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487747/answer/1545782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了七年化工,华理化工本科,然后溜达到某985大学混了个硕士学位,说真的对这个专业很有感情。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化工工厂有些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择业思路。大家读那么多年书出来,拿着亮闪闪的本科/硕士文凭,那么辛苦的撑过高考,挺过小山般的实验报告,还有失败失败在失败的实验。。。最后,图的是啥?起码我个人有这种想法,我不想去干又脏又累的活儿,或者又脏又累可以钱多给点吧?

可是化工这个行业能做到吗?

首先,脱不开又脏又累。倒班,危机四伏的工作环境(蒸汽,溶剂等等),国内的化工区,哪个不是乌烟瘴气,气味古怪的?最可怕的是根本做不到保证身体健康。再不要说时不时给你来个火灾,爆炸啥的?化学实验室都容易起火,你放大几百倍就问你怕不怕?

其次,薪水,福利问题。累,但是可以赚钱,这样的活儿大家是不会有太多怨言的,起码吃苦耐劳的人是愿意干的。可是同样是点灯熬油,加班加点,同样是拿命换钱,IT的码农们的收入不知道甩化工厂多少条街了吧?

所以,就上面这两方面看,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的机会太多了,可以考研读博,可以转行,同样是辛苦同样是拿命换钱,为什么不在实验室里昼夜奋战搞两篇科研成果呢?为什么不坐在写字楼里喝着咖啡吃着外卖连夜苦战,而要去怪味熏天危机四伏的工厂里工作呢?更不要说,除了去做码农,其他很多制造业企业,(比如本人曾经待过的半导体制造行业)工作环境和薪水也远不是化工行业可以比的。

这根本不像有些人那么一刀切的说法,不愿意干是因为懒惰。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生存的基本动力,除非被逼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干收入低,环境差,社会地位也不高的工作呢?更何况,我有机会选择干别的?

在大学里学什么专业,并不代表你出校门就要干对口的工作,学习专业知识,只是培养一种专业素养和专业视角,让你能从别人看不到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同时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时,能多一种选择罢了。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化工在读生

作者:张恒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487747/answer/1565568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人算是萌新,从初中起对化工感兴趣。去年高考后也是进入了化工专业进行学习。

报化工的人少,或者感兴趣的人少,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说“烟囱”,一般人想到的是啥?黑岩滚滚对吧。我要说化工厂,马上联想到废水横流。化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拿去谈什么兴趣呢?

再比如,说到化工事故,先想到的是那年天津新区的大爆炸。这种事故大大小小总出现在新闻里,一般人怎么敢从事这个行业。

于是在媒体的引导下,个人对于化工的认识被局限化了。化工是个很大的概念,化工制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认知都不全,何谈兴趣。

化工事故深入人心,真正体现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那些安全生产几十年的小中企在行业内有口碑但是在公众默默无闻,这对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化工造成的污染使人敬而远之。可是,一个国家强必须基础强,化工是基础啊!生产是基础啊!

顺便提下来到我校做过讲座的梅赛尼斯,世界著名甲醛生产销售商的一个理念,人文关怀理念。

上世纪初的化工很人文关怀,一方面为了国家,像侯德榜先生。一方面人文又体现在与环境和谐,这是未来的方向。

等什么时候公众眼中的化工再不脏乱差,我到不信这个行业不火了。

另,化工应是个学者主导的行业,商人的头脑得有,但唯利是图的奸商思维只会把这个行业带向深坑。

媒体也多鼓励鼓励安全生产的企业撒。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