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保风暴
2016年,各种各样的环保检查让大小企业颇受影响,总以为2017会风平浪静。但是2017年的环保风暴却让各企业避之不及,对化工行业来说,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是一个噩梦。
2017年,多部环保方案发布:8月21日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已于2016年12月27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就是简单举个例子,别紧张,这些方案没落实之前小编是无所畏惧的;发布之后,小编简直吓成狗,这也太雷厉风行了吧!一夜之间,各个地区的关停倒闭消息接踵而至,如同浪潮般席卷全国:
浙江染厂、纺织厂:关闭377家,搬迁140家,签订搬迁协议54家,断电1631家。2577家“三无”企业下月将全部关闭。广东关闭623家,搬迁265家,断电4263家。所有三无企业10月份将全部关闭……江苏:2018年年底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2000家.......
环保部日前通报,截至6月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已经核查出“散乱污”企业17.6万家。
二、原材料暴涨
2017年,有机硅原材料涨得有多狠你知道吗?
有机硅DMC破“3”直接创下5年来历史新高!
有机硅交联剂4个月涨幅达60%!
高含氢硅油之前一直在9000元/吨上下浮动呢,现在已经破30000了!
还有甲基硅油、107胶、生胶、混炼胶、乙烯基硅油,价格紧跟DMC直线上涨!涨幅都在60%左右,最恐怖的要属硅氮烷,从7月份33000元/吨到2018年1月中旬100000万/吨,几万一吨的涨幅,据市场行情还将继续创出新高!
以上只是盘点了涨幅较高有亮点的原材料价格,事实上,2017年以来,有机硅原料市场价格就一直处于“神经质疯涨”状态,因为涨价还很可能没货!有钱也买不了货!
三、全国案件督查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分多个批次,分别对全国的各个省市进行了挖地三尺式的安全检查。四月下旬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开始进驻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于是全国的大小企业无不进入地狱模式:
京津冀地区
督查时间:第四批督查从7月14日开始,今年每个城市要督查25轮次。
督查范围:“2+26”城市具体为北京、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聊城、德州、滨州、济宁、菏泽市,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开封市。
督查内容: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吉林省
督查时间:7月份启动。
督查范围: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
督查内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吉林省挂牌督办的突出环境问题、水污染防治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山东省
督查时间:2017年6月28日-2018年3月31日,为期9个月。
督查范围:7个传输通道城市,即: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
督查内容:一是重点行业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二是“小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
江苏省
督查时间:7月7日-8月5日。
督查范围:徐州、南通和扬州市。
督查内容:重点了解市级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环境保护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进情况、突出环境问题及处理情况和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等内容,重点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重点督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263”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四川省
督查时间:2017年5月-2018年2月(2017年11月-2018年2月为重点督查时间),为期10个月。
督查范围:以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为重点。
督查内容: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广东省
督查时间:2017年6月-2018年2月,为期9个月。
督查范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云浮9市。
督查力度:全省调动约20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9市开展为期9个月、18轮次的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督查内容:包括各地落实省“气十条”、“水十条”、大气强化措施工作进展情况,“散乱污”、“十小”企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的取缔情况,重点信访案件处理情况,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情况,重点流域污染整治情况,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情况,以及交办的其他督查任务。
除了上述地区有详细安排外,青海、西藏、新疆、浙江等地区环保督查组已于7月底8月初进驻。安监督查全年无休,所到之处了无生气,不过可谓是硕果累累,收获颇丰。
四、环保税
喊了大半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以下简称“环保税”)已经正式实行了。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2003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环保税是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出台的首部单行税法,为中国第19个税收种类。它的出台不只意味着绿色税收体制的建立,同时标示着存留几十年的排污制度退出历史舞台。除此之外,环保税的落地也给新能源行业带来很多期望。
环保税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将现行排污费证书制度改为税收制度征收,以原排污费征收制度为基础实行平移。根据现行排污费项目设置税目,将排污费的缴纳人作为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将应税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将现行排污费征收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
环保税的出台,在法律层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以费改税”原则,排污费变为环保税,由收费变成纳税,成为一种义务。环保税的纳税对象为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根据污染治理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排污者的承受能力制定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主要对象为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缴纳排污费。
程序规范
环保税相对于排污费层级更高,征收的标准和程序受到严格规范,税收收取具有一定标准,使不能随心所欲收取。环保税将应税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使得税收征收有了具体依据。
责权明确
环保费改税后,征收部门由环保部门改为税务机关,环保部门配合,实现了“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
环保税施行后,若环保不过关,管理的官员和直接排污者都将会受到影响。
五、搬迁入园
国家有关通知表示,各地要加快实施人口密集区域危化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场所安全搬迁工程,到2020年现有位于城镇内人口密集区域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启动搬迁改造。
山西
关停、退城入园,启动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工程。
山东
化工企业入园率不足50%,2018年将全面启动危化企业搬迁工程。
江苏
关停、转移、升级、重组,全省现有各类化工生产企业6341家,入园率仅30%左右,有的地区入园率甚至只有10%。重大危险源隐患年内全部整改。
湖南
严禁在化工园区外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省政府出台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广东
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面启动搬迁 。
天津
指定区域外禁建危险化学品项目,不再新批核新建化工企业,老化工企业将逐渐搬迁至南港工业区。
河北
八城严控新建化工企业,28家企业“退城搬迁”。
福建
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面启动搬迁。
南京
今年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外化工企业,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内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企业的新(改、扩)建化工项目,到2020年,全市化工企业入园率达80%以上。
苏州
2018年底前,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达不到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化工企业,坚决淘汰,到2020年化工企业入园率达50%。
扬州
共有各类化工企业617家,其中化工生产企业601家,2017年推进关停转移72家化工企业的工作目标,截至4月底,已有28家化工企业完成或正在拆除设备。到2020年,将要减少157家化工企业。
关停企业千千万,化工企业占一半!你们说,化工行业苦不苦?!
六、停工令
最严停工令已于2017年11月15日起实施。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钢铁有色水泥行业全面限产停产,采暖季唐山等城市钢铁限产50%,电解铝和氧化铝企业限产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产。
“2+26”城市要实施钢铁企业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2017年9月底前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以高炉生产能力计,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务,水泥、砖瓦窑、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方案要求,各地应结合本地建材行业产业特征,提出更大范围错峰生产要求。有色化工行业优化生产调控,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30%;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50%以上;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涉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则上实施停产。工业企业大宗物料实施错峰运输。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除了民生保障物资等,环渤海地区港口集疏运车辆禁止进出港区。
七、关停、倒闭
2017年关停倒闭不断:
1、山东关停30%以上危化品企业
为打击企业非法违规生产行为、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山东省2017年6月启动了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共排查发现化工企业安全隐患约10.3万项。7月份以来,已关闭转产化工生产企业558家、停产整顿2109家。
2、江苏2018年年底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2000家
其中,南通市化工企业关停提前完成全年任务,今年计划关停121家(个),目前已关停122家(个);印染企业关停超额完成全年指标,计划11家,目前已关停13家;钢丝绳企业关停稳步推进,对53家企业实行责令停产,拉电关停17家。
3、3年内,萧山将关停企业1000家以上。
早在10月26日上午,有“中国卫浴之乡”的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党山片区,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526家卫浴企业中有381家“违法、违规、违章”企业被关停整治,其中144家被现场吊销工商营业执照。这显示了萧山彻底整治“低小散”行业的决心。
以上是各省份、地区关停化工企业的新闻,这些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
八、转型升级
国家环保治理力度空前强劲,不管是顺应政策,还是挖掘未来广阔的市场商机,中国化工企业都迫切需要企业技术转型提升。以化工大省山东为例:
“山东是化工大省,但粗放式发展、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依然突出。在此背景下,传统化工企业要想在行业唱衰中逆势崛起,必须转型走绿色路线。”谈到当前我省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倜如是说。
在山东荣信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副部长谭洪金看来,要实现绿色就要高效节能,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把原料及产物“吃干榨净”。
在这些重点企业的带动下,邹城绿色化工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产业链构成,凝聚绿色化工创新资源,打造行业发展新动能。
九、物流
为了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实施细则,提出,从2017年10月起,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7个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政府组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安全监管、城市综合执法等部门,在货车通行主要道路、物流货运通道、进京主要卡口等,每天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对违法车辆一律从严处罚。
十、事故
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披露,2017年前11个月,化工行业共发生事故203起、死亡238人,事故总量依然很大,重大事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国有近30万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其中安全保障能力比较差的小化工占80%以上。
2017年以来全国发生的化工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突出问题:
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没有牢固树立;
部分地方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重点工作不落实,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没有认真吸取历史上同类事故教训;
设计、建设、安全评价等第三方机构履责不到位,埋下安全隐患。
总局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化工事故多发势头。
2017年化工行业的关键词不要太疯狂,只愿2018年没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