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环保体制建设的关键一年,是环保从口号标语到真刀实枪转变的关键一年,也是关乎许多企业生死存亡的一年。停产,限产,关停,查封,原料价格上涨,工人涨工资.......
2018,化工人的日子会稍稍好过些吗?
南京计划2018年关停化工企业40家
南京计划2018年关停化工企业40家
在1月21日召开的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市长蓝绍敏表示,2018年,重点推进减煤、减化、减铸造,全年关停化工企业40家、整治铸造企业42家。
蓝绍敏说,南京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南化、南钢、梅钢等重点企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年度钢铁去产能任务,化解船舶产能20万载重吨。全力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减煤、减化、减铸造,全年关停化工企业40家、整治铸造企业42家。
6月底,长江沿线环境敏感区的化工园区将撤销
6月底,长江沿线环境敏感区的化工园区将撤销
中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罗国三表示,化工污染是长江主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重化工企业沿长江“梯度转移”明显,恶意偷排突发水污染风险高。
通过摸底调查,官方已基本掌握了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化工园区的情况。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1. 环境敏感区域内尚存在化工企业、非法排污口;
2. 化工企业布局不尽合理,还有部分企业位于岸线1公里以内;
3. 化工企业存在超标排放等;
4. 化工园区监管不到位。
2. 化工企业布局不尽合理,还有部分企业位于岸线1公里以内;
3. 化工企业存在超标排放等;
4. 化工园区监管不到位。
官方明确要求,环境敏感区域内尚存在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要在2018年6月底前依法撤销;尚存在的排污口,要在2018年6月底前依法取缔。针对上述问题,官方日前拿出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化工污染整改。
宜昌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三年“清零”
宜昌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三年“清零”
过去一年,湖北全面启动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关停搬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关改搬”沿江化工企业。宜昌,湖北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主战场,一场“清零”行动战正在上演。
化工是宜昌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化工产业产值占全省石化行业的1/3、占全市工业的1/3,举足轻重。2017年,宜昌依法关闭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25家。计划到2020年,长江沿线一公里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宜都已关停4家。”湖北省人大代表、宜都市市长谭建国说,短期内,对经济发展速度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既改善环境,又优化经济结构。
田田化工是湖北三宁化工的控股子公司,已停工拆除,损失达3亿元。“作为企业,压力确实很大。”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三宁化工股份公司董事长李万清代表说。“关改搬,都需要真金白银的巨大投入,关停之后还涉及人员安置。但方向已定,不容迟疑,必须想方设法,多渠道多路径筹措资金。”谭建国代表说。
不容回避,涉及“关改搬”的沿江化工企业,存在低端、过剩产能。“这是又一轮的自我淘汰。”谭建国代表告诉记者,搬迁过程也是企业提档升级的过程,用什么样的新技术,推出什么样的新产品,企业要有谋划和准备。“资金是一个方面,生产什么样的新产品是更重要的问题。”李万清代表正在思考新产品如何接续的问题。
据了解,3年内,宜昌将引进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和一流化工专家团队,计划投资500亿元打造高水平精细化工园区,推动化工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常州滨开区全力打造“无异味化工园区”
日前,江苏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召集区内600余家企业,举行该区史上规模最大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大会,吹响2018年安全环保攻坚战“冲锋号”。此番攻坚战,不仅要开展高危工艺自动化和远程控制改造,还将全力打造“无异味化工园区”。
今年,滨开区将在化工园区内继续开展“两手抓”:一手抓安全,着重开展高危工艺自动化和远程控制改造,重点对储罐区、化学反应装置、精馏装置等高危工艺段实施改造和提升;一手抓环保,全力打造“无异味化工园区”,通过推动重大环境隐患解决、推动监控监测体系建立、推动化工企业提标改造、推动搭建新的环境管理架构和推动园区综合管控等一系列工作,彻底消除化工区异味。对检查发现的安全环保违法行为绝对“零容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去年京津冀逾3万企业存环保问题
去年开展的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以下简称强化督查)共发现3.43万家企业(点位)存在环境问题。环保部最新通报说,近两天的督查发现环境问题294个,久违的拒绝环保部督查组检查事件,1月30日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再次上演。
去年京津冀逾3万企业存环保问题
去年开展的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以下简称强化督查)共发现3.43万家企业(点位)存在环境问题。环保部最新通报说,近两天的督查发现环境问题294个,久违的拒绝环保部督查组检查事件,1月30日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再次上演。
从2017年4月8日开始的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化督查持续至12月31日,环保部28个督查组对任务清单上的18.88万家企业(点位)进行现场核实,发现3.43万家企业(点位)存在环境问题。最近两天通过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平台开展督查,环保部28个督查组共排查报警网格231个,发现涉嫌环境违法问题294个。
值得关注的是,在1月30日的督查中,环保部督查组再次吃到“闭门羹”。环保部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阳煤五矿选煤厂原煤露天堆放,地面扬尘严重,督查人员表明身份要求检查后,该厂人员推辞拖延,拒不开门。
督查还发现,仍有工业企业未安装治污设施,违法排污。
其中,环保部督查组现场检查发现,天津市北辰区科林模具制造公司、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山东日产金龙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越达自动化焊接设备公司等多家企业未安装治污设施,违法排污。环保部表示,督查组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气化责任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厂5号炭化室上方有明显黄色烟气无组织排放。
同时,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5省市的天津市西青区地铁李七庄站建设项目、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恒通化纤有限公司、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旧料场等近20家企业仍有工业企业料堆场存在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
环保部透露,28个督查组在京津冀晋鲁豫“2+26”城市督查时,当场发现河北、河南部分地区存在露天焚烧现象。其中,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废旧物资回收点将机器内润滑油放出加热,产生大量烟气;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镇白庄村田边和居民区发现两处焚烧垃圾痕迹;河北省保定定州市西城区街道恒达集团周边道路旁有焚烧秸秆痕迹。
28个督查组还查出,山西、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存在道路及工地扬尘问题。其中,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三给路北排二标段工地现场检查时正在施工,地面未硬化,物料堆放未覆盖,建筑工地大片黄土裸露未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