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从2015年年底试点开始,至2017年年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实现了全覆盖,这两年,不少化工企业切实地感受到“环保”对行业的影响——关停并转化工企业几千家;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数万化企搬迁进区入园;工厂转型升级,设备更新换代……
2016年至今的环保风暴已无须赘述,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设备、管理规范都与大企业存在差距,环保投入不足,成为了环保风暴专项治理的重点。
进入2018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督查接棒而来,三年内将实现全覆盖,并将对首轮整改“回头看”,中小化企那根“紧绷的弦”还是不能“放松”!
原料价格越来越贵
这两年的有机硅行业“涨价”这一个关键词已经屡见不鲜,“涨价函”接一连三的,不少产品价格走出低迷,纷纷涨出了历史高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据有机硅商城的数据显示,从17年1月起到18年4月,其中8个有机硅产品,有机硅DMC、有机硅D4、107胶、甲基硅油(常规黏度)、高含氢硅油、混炼胶、气相白炭黑,价格突飞猛进!涨幅直线飙升!大部分涨幅超过60%以上,尤其一些副产物相关的产品,涨幅超过300%。

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力、仓库、物流环节的成本上升,这些压力也迅速体现在众多中下游的中小化企身上了。然而中下游不跟进涨就意味亏本,激烈的竞争中,涨太高又害怕会丢失客户。
巨头话语权大
最近几年,国内外的巨头在国内投资建设一体化装置,不断延伸产业链,巨头的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国际大公司间的兼并重组也愈演愈烈。众多企业联合涨价PVC被处罚;TDI的国内四大生产企业被实名举报怀疑控价等新闻偶见报端。
摆在中小化企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巨无霸企业。巨头的话语权愈发加大,利润能力不强的企业随时面临被淘汰,竞争力强的企业随着市场份额的逐渐扩大,反而会越来越强大,所谓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转型升级
环保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前那种随意排放,粗放式生产经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通过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生产工艺,环保治理达标排放,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化企刻不容缓。
不断求变
近年来的互联网革命,为广大中小企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互联网的存在,让资讯、行情和市场动态公开化,最重要的是,互联网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面向全世界的舞台。不断求变,不断提高自身优势,中小化企能在竞争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