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资讯正文

大国崛起的背后,总有人默默地替你负重前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2 来源:有机硅商城 浏览次数:1085
 近日,习近平在考察时强调:

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必须摒弃幻想靠自己,努力拼搏,攻坚克难。

在“中国芯事件”的大背景下,这份指引,尤为珍贵。
 
回望中国近百年,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从新世纪伊始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次的大国崛起,都伴随着大国之材、大国重器的诞生,它们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劳动者奋斗的身影。
 
这群可敬的劳动者,把自己的脊梁化作国家的栋梁,在铸就大国之材的路上,凝心聚力,把挑战变成机遇,把大国之材、大国重器,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54年前,一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就在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第三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三年之后,一曲响彻环宇的“东方红”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每个中国人,都不该忘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和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名字:邓稼先、钱三强、钱学森、朱光亚……他们克服了铀原料浓缩、真空阀门、高能炸药、高能燃料等等一系列困难,白手起家,为国家奠定了强国基石,功不可没!



                                                                  “两弹一星”元勋 
 
历史应当记住他们,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所有科学家、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他们的劳动,换来了我们富强的今天!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
 
杨利伟迈出舱门,面对人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


杨利伟这番话,想必也是所有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心声。他们刻苦攻关,几十年如一日的突破,终于掌握了能与国外航天相抗衡甚至超越的关键技术:
 
2008年,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完成了首次出舱行走……
2016年,神舟十一号载人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了充分准备……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长征七号火箭的支持下,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

天舟一号不仅是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更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货运飞船之一,物资上行能力超越美俄,为国际空间站的货运补给提供了关键的物资保障,受国际认可。
 
中国航天人们在国内航天事业起步较晚的境况下,奋斗拼搏,使中国成功跻身航天大国之列。他们的不懈付出与劳动,是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鞭策与激励!
 
“我干定了这个项目,就是把生命搭进去也要干成!”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黄伯云立下“军令状”,不达目的不罢休。



黄伯云院士展示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碳纤维原子照片
 
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飞机“炭/炭”刹车副技术被国外封锁,每年仅大型民航客机刹车副的更换就要花去数亿元的外汇。
 
为了打破这一现状,黄伯云带领团队,日夜拼搏近二十载,终于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封锁,为中国航空战略安全和国防安全增添了砝码。




2017年5月5日,下午14时,中国,上海。我们自己的大飞机C919,承载着我们的国产大飞机梦想,在上海浦东机场顺利完成首飞!
 
其中,C919飞机刹车系统正是黄伯云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而黄伯云院士团队付出的劳动,其实只是C919无数“中国造”中的一个缩影。
 
感动之余,我们不能忘了所有在背后为之努力奋斗过的科学家、工程师、飞行员等工作者,正是他们的心血,成就了今日国产大飞机C919---中国第一款严格按照先进适航标准研制并以市场成功为目标的大型客机。
 
几代航空人,用他们近半个世纪心血和智慧,让广阔的蓝天上,有了中国制造的身影!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现代化航空母舰成功出坞下水,这是中船重工研制建造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从开建到下水仅仅用了3年零8个月,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
 
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中国南海上举行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军阅兵。在这场载入史册的阅兵中,辽宁舰航母编队的精彩亮相尤其让人心潮澎湃!
 
在这些大舰的背后,是中国海军军工人才的崛起,是强大的技术人才队伍,助推了中国海军的奋勇前进。国产航母总设计师团队中,已有一名80后副总设计师,成为最年轻的中坚力量。


他叫王硕威,在他25岁时,就参与了辽宁舰的研制工作,凭借自身卓越的技术能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顶尖青年航母设计师。与此同时,改造辽宁舰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青年航母设计人才,而王硕威就是青年航母设计人才中的翘楚之一,他们完全有能力将中国的航母事业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
 
 
为什么中国的舰艇建造周期更短?就是因为无数的像王硕威这样的中国军工技术人才,在工程一线的辛勤奋斗。当辽宁舰交付给中国海军时,他们又立即投身于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毫不懈怠。
 
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艘艘万吨级大舰从港口奔向大洋深处;而我们所不能看到的,是一群热血军工人在幕后的无私奉献与劳动。
 
曾经,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到一半,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拿不走的图纸,也都就地销毁,绝不让中国学会!
 
曾经,港珠澳大桥建设之初,海底沉管隧道技术难度极高,想寻求荷兰的技术支持,然而对方漫天要价,一开口就是15亿元,甚至送给中国人一首“祈祷”!
 
在世界上其他经验无法照搬套用的困境下,中国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选择从零开始,自主攻关……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中国创造400多项专利,一跃成为沉管技术强国!最后一节沉管安装时,按照外国的技术,需要8到10个月,用我们的新方法,只用了一天!误差之小,更是连外国人都“受不了”!
 
 
 
港珠澳大桥也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是中国桥梁的集大成者与震惊世界的缩影,被外媒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个奇迹,是由我们中国的桥梁建筑师和无数的技术工人所创,他们付出的汗水,无愧于大国工匠之名!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国之栋梁”,我们才能把更多的“大国之材、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付出的每一份辛劳与汗水都是大国崛起背后积蓄的力量!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