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3家装置正常运行;山东地区:3家装置正常运行;华北地区:1家装置正常运行,河北装置降负运行;华中地区:江西装置正常运行,湖北装置年度检修,1月中旬重启;西北地区:装置均正常运行;张家港单体装置近期将恢复生产;云南地区 20 万吨一期装置已成功产出产品,生产流程全部打通。
从需求端来看,经过107胶厂多重让利排库,价格达到拐点,硅酮胶厂阶段性需求呈现明显增加的态势,另外房地产维稳趋势加强,下游节前备货意愿也开始显现。但因上周高温胶价格走低,扰乱了厂家采购心理,部分硅酮胶厂家对107胶的采购仍所保留,刚需跟进为主。
整体看来,下游硅酮胶厂家已经蓄势待发,成本与需求均利好107胶趋势,但高温胶对107胶价格仍有所拖累,短期内预计107胶市场稳中上涨为主。
硅油市场: 上周,随着张家港装置即将恢复生产,对代理商报价高位下调,国内硅油市场报盘失去重大利好支撑,报盘逐步与成本看齐,回到常规利润点,现国内硅油市场主流报价为29000-32000元/吨,价格小幅下滑。不过硅油厂家出口订单仍较好,出货顺畅,短期国内硅油厂家的库存暂无压力。


裂解料市场:随着新料市场逐步上涨,裂解料市场交投也趋于回暖,出货一改之前颓势,价格顺势上涨1500-2000元/吨,裂解料DMC报价23000-23500元/吨(不含税),但价涨利润却没有涨,废硅胶随新料节节攀升,涨幅也达2000元/吨,目前废硅胶回收商对裂解料厂毛边报价在10000-10500元/吨;裂解料与新料倒挂现象仍未改善,还好单体厂硅油、107胶货源偏紧,下游对高价裂解料接受度也尚可,但对于毛边涨价过快且货源不多的况下,裂解料接单谨慎,多随当天成本再报价接单,而品质较好的裂解料硅油厂家,出口订单排至1月份,利润较为正常。整体来看,裂解料市场在新料持续上涨下,成交气氛好转,但成本过高,利润仍是杯水车薪。

生胶市场:上周,DMC市场呈现出稳中带涨的局面,对生胶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原本想着能稳妥上涨的生胶厂,却因局部大型混炼胶厂家出现低位抢跑现象,对生胶市场报盘形成反制作用,生胶厂探涨计划落空,市场报盘也有所下滑,多数生胶厂报价下调500元/吨,市场报价26000-26500元/吨,而混炼胶在涨跌互现的市场氛围,再度备货趋向谨慎,生胶厂多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库存压力暂不大,厂家稳价心态偏强。

综合所述,本轮价格的止跌反涨也是上下游市场共振的结果。上游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去库,随着107胶报价触及硅酮胶厂预期备货价位时,抄底窗口打开,单体厂库存转移,部分货源还偏紧,下跌空间得到收缩,顺势反转拉涨。
不过,市场的止跌反弹并不能代表整体下游全面回暖,目前有机硅市场上利空利好因素并存,两种主要的下游高温胶与室温胶市场再次呈现不同的表现,这次反转过来是室温胶阶段备货增加,高温胶需求有转弱迹象。由此看来有机硅终端需求利好力度仍显不佳,场内情绪快速变化,业者坚定看涨情绪不一,中下游厂家对于原料备货仍有所保留。
随着2021年即将结束,2022年1月份大概只有半个月行情,中下游节前备货心理已有所显现,以当前价格下游接受度尚可,后续备货、囤货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生胶价格持稳也就等于混炼胶厂家成本支撑犹存,若是本周混炼胶市场上没有随个别大厂的下跌步伐,混炼胶或也有望持稳。
但我们对追涨仍需谨慎,1季度陆续有新增产能上线,对单体厂后续定价形成一定牵制,另外终端需求并未出现明显的利好,过快上涨可能打压下游备货情绪,综合来看,预计2021年有机硅市场稳中小涨收官。(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有机硅DMC
24500-25500元/吨 (净水含税)
有机硅D4
27000-30000元/吨(净水含税)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25000-25500元/吨(净水含税)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29000-32000元/吨(净水含税)
进口:43000-45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27000-29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
26000-26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
21500-23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25000-27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7800-8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