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企业动态正文

集泰股份 | 这,就是中国发展的基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2 来源:有机硅商城 浏览次数:2132
集泰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
 
其中设置了一些“中国护栏”条款。
 
该法案意图通过限制芯片制造巨头在中国先进制造工厂获得设备和技术的方法,也就是让企业选边站队,来打压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
 
它能真正改变全球半导体格局吗?
 
国际上很多怀疑之声。
 
中国很快自信且坚定回应:搞限制脱钩只会损人害己。中国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任何限制打压都阻挡不了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的步伐。
 
简单来说就是,要发展,必须靠自己。
 
限制,只会让中国人咬紧牙关,共撑中国芯的崛起。
 
历史证明,中国人多次被扼住发展咽喉,但又多次在重大项目上突破他国封锁——这不仅有耀眼的两弹一星、北斗和载人航天,也有被称为“科学发展催化剂”的有机硅材料。
 
大国博弈,全球产业链的重构首当其冲。历史长河中,无论是 “中国芯”,还是“中国有机硅”,都是重要落点。

 
01
内贫外紧,有机硅产业自荆棘中飞天
 
新材料,被誉为制造业的“底盘”,是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目前,有机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领域,中国要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其重要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有机硅生产国和消费国。
 
回溯有机硅百年发展历史,“中国坐标”的改变是颠覆性的——
 
1863年,法国化学家弗里德尔制得了第一个含Si-C键的有机硅化合物。
 
20世纪40-60年代,各种性能优异的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偶联剂相继出现:二战期间,美国道康宁公司研制出了DC4点火密封材料,用于二战高空飞机上。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穿着的是一双硅胶靴子。
 
而当时,新中国的有机硅产业,基本是一片空白。
 
建国初期,“巴黎统筹会”对西方出口中国的商品进行审查,只要涉及国防、武器以及高新技术的商品,一律无法进入中国。而新中国要发展,有机硅材料是急需。
 
此时,中国深刻且清醒地明白,要发展有机硅工业,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力更生。不然,命运就只能被跨国公司左右。20世纪50年代,全球有机硅产业已进入发展期,美国有道康宁,德国有瓦克、拜耳,日本有信越化学、东丽,而中国在外援无望、内资困乏的背景下,仍在实验室咬牙攻关,很长一段时间产品仅在特殊行业运用。
 


1978年之后,有机硅行业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快速涌现,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大量引进。1997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六个规模化生产有机硅的国家。
 
再看细分的建筑胶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起,双组分硅酮胶已应用于建筑领域;60年代,单组分硅酮建筑密封胶开始商用;70年代,硅酮结构胶应用于玻璃幕墙结构粘接装配工程,世界上首个四面结构性硅玻璃窗结构诞生。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建筑密封胶、特别是结构胶都是进口品牌胶的天下。进口品牌胶几乎与高端胶划等号。
 
落后是事实,但巨变定会发生——1998年前后,“中国制造”已然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活力四射。加入WTO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更是将制造业这个机会涌到了中国门前。
 
作为制造业新生力量,新兴的民营制造企业快速发展,推动着“中国制造”初试锋芒。


02
自东南沿海而兴,终成燎原大势
 
1989年1月,一个名叫“广州市安泰实业有限公司”(后更名“广州市安泰化学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在广州市悄然成立,办公面积32平方米。
 
他们的产品,是集装箱密封胶。
 

广州市安泰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安泰化学有限公司

彼时,中国企业已经掌握了集装箱制造的技术和设备,但却没法生产符合集装箱航运标准所需的大部分材料与配件。集装箱制造产业链无奈遭遇“卡脖子”。当时符合标准的集装箱用密封胶均从美、日、韩三国进口,一支价格高达2美元以上。无疑是天价。



没有设备,就自己改装;没有配方,就自己研发;没有货车,就骑单车拉原材料;厂房不够,就购地扩产。就这样,打着中国制造烙印、标着安泰名字的集装箱密封胶诞生了。历经重重考验,终在1994年,实现了一半以上全球集装箱密封胶市场的国产替代。其全球领导地位保持至今。
 
这就是集泰人耳熟能详的第一次创业历史。
 
光荣的梦想、艰辛的奋斗、瑰丽的成就——中国民营企业的历史,与中国制造业的历史交织相连。他们的创业史,几乎就是时代的话语。
 
1997年邓小平南巡后,经济活力更强,产业链基础较好的东南沿海,寄托了中国制造业整体腾飞的期望。可彼时“中国制造”全球发威之际,中国建筑密封胶行业仍是一片险滩。技术限制、原材料限制、人才匮乏是其中的暗礁,进口品牌胶的品牌强势、研发优势就是那层层激浪。
 
第一步,就是要打破技术的壁垒,打破产业链的掣肘。安泰化学第一只门窗密封胶“启明星”诞生。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寄托着一个有梦想的年轻创业者,一个有雄心的年轻企业的殷殷期望。


安泰化学第一支门窗密封胶“启明星”
 
2002年,安泰化学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03年,安泰推出第一只硅酮结构密封胶,两年后,其建筑胶产品获得了市场的巨大认可,成为了可与进口密封胶相匹敌的品牌。进口品牌胶的迷信已有裂缝,国产高端胶的势力正在崛起。
 
确实,从一开始,“中国制造”的全部优势还在于价格的低廉。
 
中国制造不出高精尖产品的论调仍萦耳畔。然这类论调,与其说是一种蔑视,不如说是一种恐惧。就像2007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所描绘的那样——一只大熊猫爬上了帝国大厦。标题写着“America’s fear of China”(美国对中国的恐惧)。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2010年起,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



习近平主席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中国仍尚未完全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
 
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新基建”“双碳”的国家战略,都影响着博弈的最终走向。闯滩艰难,却知其难而上,皆因初心不改,中国制造是荣誉,更是责任。
 
风云际会,机无不从危中起。
 
目前,我国有机硅材料相关企业已有三百多家。其中大多数集中在单体领域,做下游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能与进口品牌相抗衡的龙头企业,仍然屈指可数。有机硅材料实现“国产替代”刻不容缓,高端产品“中国制造”更是迫在眉睫。“国产替代”为产业链保驾护航已然是题中之义。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引擎中,在更高精尖的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5G通讯、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必须要有中国的高端产品去满足其对有机硅材料的旺盛需求。
 


03
以点谋全局,须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芯片法案”效果如何暂不探讨,但其初衷无疑瞄准了全球产业链的软肋。
 
以新能源车为例,近年来,在碳排放压力的影响下,各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美国也加大了新能源车的渗透。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动和燃料电池在内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23万辆,同比增长118.6%。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1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3%,超过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这样一个蓝海行业中,全球产业之间一直是“正和博弈”。
 


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上,上游有原材料矿产资源,中游有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下游有整车,以及后期服务有充电桩、换电站、电池回收等企业。
 
其中,芯片供应大大制约着行业的未来——这应是美国颁布“芯片法案”的一大考量。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平均要使用约 3000 个芯片,数量将是非电动汽车的两倍多。疫情发生以来,由于车载芯片出现了短缺,导致中国多家车企减产减配。
 


除了备受关注的芯片之外,多种车用胶粘剂和水性漆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材料。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是集泰股份重点部署的终端业务领域,第四次创业的核心赛道。特别是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轻量化的提升,动力电池用胶的研发生产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点,也是行业发展的关注点。
 
全球经济复杂多变,但方向已然明确——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国要保持先发优势,欧美国家要奋起直追,布局产业链本土化都是重中之重。
 
国家已经提出,要通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身处这条变革巨流之中的制造企业而言,其作为产业链的主体,天将降于斯人也,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立志成为掌握关键技术的“冠军”企业,与上下游一同打造迭代升级,稳定可控的生态系统。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如今,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高速铁路、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
 
历史的机遇已然到来,我们除了奋力抓住,没有第二条路。
 
集泰股份为成为中国优秀制造企业的一员而自勉;为见证及参与创造历史而自信;为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而枕戈待旦。
 
中国制造,
必将改换新天地。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