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由有机硅商城平台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配合!
导读
坚守近一个月的有机硅市场,减产保价也无济于事,终于还得向现实低头!节后归来,暗跌不断,周末山东个别单体厂也开启明跌模式,网上报盘下跌200,DMC报14600元/吨,据了解,主流单体厂线下成交跌福也达300-500元/吨,无疑又给市场情绪增添了悲观色彩,下游企业多寻低价拿货,竞价氛围不言而喻,当前DMC主流成交价14600-15000元/吨。
本周又一波让利过后,节前未补仓的企业适量备货,投机性囤货仍是相当谨慎,量大订单仍在博弈商谈,厂家也无所适从,无底线的杀价未必奏效。从近一个月走势来看,虽阴跌不断,但DMC跌幅不超千元。由此可见,全行业都面临亏损境地,各大单体厂纷纷以线下商谈为主,明跌幅度不大,即使下游继续看空,现阶段也只能慢慢磨底……(原创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供大于求,5月开工率维持60%左右
江浙地区:1家12万吨装置停车检修中;1家18万吨装置降负运行;1家50万吨装置局部降负运行;张家港40万吨装置近期恢复重启;
西南地区:四川18万吨装置正常运行;云南20万吨装置开一停一;
华北地区:河北2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内蒙古1家20万吨装置正常运行;一家24万吨装置继续停车检修;
山东地区:1家8万吨装置正常运行;1家60万吨装置一期停车检修中;1家15万吨装置长期停车;
西北地区:新疆140万吨产能,局部装置降负运行;
华中地区:湖北装置36万吨装置开二停一,负荷5成左右;
总体来看:经过4月份大刀阔斧的减产降负,并未扭转阴跌行情,5月计划内的江西装置将检修30天左右,目前浙江、内蒙古、山东仍在停车中,若行情改善不明显,不排除重启时间延后,预计5月份各单体厂仍维持降负运行,开工率保持在60%左右。

107胶、硅油弱稳运行,成交一般
107胶市场:节后开工两日,107胶市场重心下探运行为主。截至6日,107胶市场报价15500-15800元/吨,局部厂家实际成交可让利300-500元/吨。从供应端来看,节前硅酮胶大企采购节点,部分107胶厂让利后局部接单尚可,但节后成交氛围又遇冷,107胶厂家阴跌不止,竞价氛围浓厚,主流大厂也按捺不住,107胶线下成交积极让利,据了解,三、五车以上可优惠500元/吨,部分中下游有小量补仓,对107胶整体去库改善有限。短期来看,107胶供应压力依然存在,由于价格调整空间有限,厂家报价主要随行就市,实际商谈为主。

硅酮胶需求端:一季度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住宅用胶需求爬坡和整体温和复苏正在逐步体现,而开工端的表现仍然在下行,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同比下降5.8%,对于建筑胶市场供过于求格局尚待改善。龙头胶企渠道布局加速、产品结构优化持续进行,一季度上市胶企利润纷纷增长。光伏方面,仍是行业大热点,光伏胶需求呈稳步上升态势,具体可点击:硅胶大热点!约50万吨用胶需求!回天、硅宝、集泰大规模扩张….
整体来看,硅酮胶需求仍有增量预期,但对比庞大的107胶供应量,消耗能力有限,因此买方议价权提升,压价明显。本周随一波让利后,交投氛围略有改善,价格跌后回稳。预计5月份107胶价格窄幅调整运行为主,涨跌幅度300-500元/吨之间。

硅油市场:节后硅油显露竞价端倪。截至6日,硅油市场报价17300-17800元/吨。从供应端来看,由于利润面承压,硅油厂家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因此累库并不明显。节后由于下游需求提升较缓,交投不佳,叠加张家港装置重启在即,外资品牌硅油货源增加,据了解,外资企业对代理商5月出厂价大幅降低,不少代理商在节前就纷纷开启让利接单模式,截至6日,外资品牌硅油代理商报价17500-18500元/吨,与国产硅油基本持平。

需求端方面,终端需求仍未改善,下游整体观望居多。硅酮胶企业以销定产,负荷稍有提升,然而传统旺季落空,淡季也难抱过高期望。纺织方面,不仅国内订单减少,东南亚订单也明显下滑,对原料日趋减弱。日化方面,内销市场温和转淡,外贸订单未见起色,当前外贸新订单整体下达仍比较缓慢。短期来看,硅油多领域需求下滑,市场缺乏备货信心。
综上所述,在单体厂与外资巨头共同施压下,硅油成交重心再度下挫,为寻求一丝利润空间,硅油企业又只能被迫向上博弈DMC,如此循环内耗,预计短期内硅油利好支撑有限,价格随DMC向下调整。


废硅胶、裂解料持续阴跌
裂解料市场:新料暗战激烈,裂解料则早已被“杀”得片甲不留,即使部分裂解料DMC已跌到13500-13800元/吨(不含税),在市场上仍无多少优势,接不到单又深陷洗牌格局的裂解料企业只能谨慎经营,对废硅胶采购不断压价。然而废硅胶回收商也欲哭无泪,一边是制品厂低价不出,5000~5300元/吨(不含税)的毛边收货廖廖无几,而另一边是裂解料厂对超过5500元/吨的料基本拒收,废硅胶回收商只能望着前期的高价库存深思,割还是不割?
后续来看,裂解料洗牌一年多,已有不少企业退出市场,废硅胶供应格局早已扭转,只是当前大家还想再熬一熬,指望下半年的反弹机会,尽量少亏一点。短期来看,废硅胶、裂解料市场维持供需两弱,小幅阴跌。

生胶阴跌500、混炼胶适量备货
生胶市场:由于节前混炼胶厂备货较少,生胶累库压力再上升,节后第一周,询盘表现一般,生胶企业为了降库,阴跌现象加剧,主流报价在15500~15800元/吨,私下成交却跌至15000-15500元/吨,据了解,部分混炼胶厂有适量补仓,但为了规避风险,计划备大货的厂家仍在据量商谈。本周生胶交投会有一定改善,一小波刚需订单有望促成,囤货需求能否被激发还有待观望。大概率来看,需求难有明显拐点,生胶企业只能艰难磨底中,缓慢去库。

混炼胶市场:生胶走跌,混炼胶自然紧随其后,不少看空的企业甚至提前抢跑,目前常规硬度混炼胶主流报14200~14800元/吨。由于厂家众多,不少企业现金流又不足,为抢占市场,回笼资金,场内竞价出货激烈。硅制品企业多集中在华南、江浙地带,出口,内需都表现不佳,局部热门产品表现的也是参差不齐,“降本增效”是今年每个企业必要的措施,混炼胶厂争先恐后主动让利,制品厂也趁机互相比价。
后续来看,部分家电企业在广交会上表示:5、6月份出口需求将提升,给硅制品市场带来了一定信心,不过混炼胶产能巨大,硅制品企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展望未来也无法避开当下危机,混炼胶企业还需谨慎操作,价格易跌难涨!

市场预测
综合所述,节前行情已阴跌一波,鲁西又突发事故,业内普遍对节后下跌预期减弱。但周六龙头厂暗中让利,周日山东厂再明盘跌200元/吨后,市场再次陷入焦灼情绪。今年“金三银四”全面落空,5月开局又不利,当前价格、产能利用率均处于历史低位,然而市场似乎进入恶性循环内耗中,越跌需求越差,需求越差行情会更差,从上到下哀鸿遍野,呼吁大家还要理性对待,切勿没底限操作!
目前单体厂自发性减产已形成规模,本月又有多家装置计划停车检修,但重启装置也在计划恢复,此消彼涨下,下游市场能真正消化的产量仍不乐观,预计减产力度还得升级,否则难以形成有效带动。

经过这一年漫长的下跌行情,有机硅企业利润一步步丢失,对于企业运营的要求与挑战也达到空前的高度,市场进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残酷局面。随着价格每跌一轮,行业竞争格局就面临洗牌一轮,经过不断的优化,供给关系趋于平衡后,头部厂家市占率提升。对于中下游企业而言,为避免出局,只能使出浑身解数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发展规划。(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交流之用,不构成所涉商品买卖建议)

5月8日有机硅市场主流报价:
有机硅DMC
新 料:14600-15000元/吨 (净水含税)
裂解料:13500-13800元/吨(不含税)
有机硅D4:15500-16500元/吨(净水含税)
107硅橡胶(常规粘度):
新料:15500-15800元/吨(净水含税)
二甲基硅油(常规粘度):
国产:17300-17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进口:17500-18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裂解料:14500-15000元/吨(不含税)
生胶(分子量45万-60万):15500-15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沉淀混炼胶(常规硬度):14300-14800元/吨(含税含包装)
废硅胶(废硅胶毛边):5000-5300元/吨(不含税)
国产气相白炭黑(200比表面积):
中低端:16500-20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高端:24000-26000元/吨(含税含包装)
硅橡胶用沉淀白炭黑: 6800-7500元/吨(含税含包装)
(成交价有高有低,需自行与厂家询盘确认,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成交依据)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阅读,不构成交易依据,本平台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企业宣传、行业资讯的平台服务,本平台不涉及任何有机硅产品交易,如有有机硅产品交易而产生的纠纷,由相关各方承担,本平台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