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的各显神通,把老祖宗留下的碧水蓝天糟蹋得如此地步,罪过!雾霾笼罩大地,汚染殃及生命之源,以至于举办重要国际活动期间,举办地,方圆一百里都要停产停工,有的连私家车也停用,而由政府补贴坐公交,为的是让老外看到蓝天白云,多么无奈之举!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谁之过?扪心自问,谁来担当?GDP扶摇直上了,想当年又有谁去过问过API?不是不惩,程度未到,这不,当人们还沉梦在综合经济力排名老二的**中,天气陛下的惩罪,使人们饱受生存之忧,,这叫自食其"果"。
现在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方去亡羊补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惯用手法是作为"政治任务"去完成,中国地大,各级政府也有两难,不去挥刀,难保乌纱帽,狠心挥刀,心中无底,都是光叫不会干实事的,发文件行,挽起袖起犯难。全砍了,财源也没了,百姓失去生计,维稳又是难题。后面还站着一帮人。这就是现实,全囯几百万家实体经济,处于风口浪尖,何去何从?
事到如今,很多企业已经正视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愿意出钱出物,按照环保要求去尽快去实施改造,而对囗的环保部门反而捉襟见肘,首先是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标准化,专业化的改造方案。以橡胶行业为例,各地没有统一对生产中配炼,硫化,产生的气体,粉尘及废水作出科学处理方案,有的地方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环保措施,一时一个样,并旦缺乏专业性,照本宣科,执法人员尺度不一,前任和后任说的不一样,没有以开导或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技术方案供企业选择。有的企业咨询来检查的执法人员,到底那里不合格,而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因为他们不明白橡胶工艺及原料在生产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机械操作的物理反应,到底产生什么现象。到头来更激起他们的官架子反感。自讨没趣。
事到如今,天气陛下给于人们的懲罚应引起人们反思,从国计民生利益去综合协调治理,既要保住千百万员工饭碗,又要让老板全身心投入治理三废,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如果把老板逼上绝路,把资金变现去享受荣华富贵,一关了之,豈不是适得其反?现在老板们几千万身家的真是"恆河沙数",房产存款有的是,即使关厂,他们一辈子也花不完,吃苦头的还是无产者,因为连出卖劳动力的机会都没了。
对于企业的生产环境治理,老板们现在也开窍了,因为同在一个空域,地域,水域,钱再赚得再多,也是身害其中,也想要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作为有公权力的执政者,因势利导,组织有真才实料的治理企业,统筹按不同生产领域企业,分期分批,过渡实现环境治理大业。
不从正面和风细雨地把国家治理环境政策交待给衣食父母纳税人,同宗同族的骨肉同胞, 以一帶一路的诚心去帮助企业做好生产环境治理,为他们出谋划策,像对待亲人一样,给予惠顾,才是正道,才是永久之计。靠官架子,大捧子,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现在企业老板们,打听上头环保督察官员何时到某省某市,上有措施,下有对策。大不了临时关停十天半月,让员工放个环保假,给个基本工资,避避风头,你也奈何他不得。全国几百万家大小企业,都能走遍,查遍?尤其是大腹便便的,也受不了奔波劳累之苦,抓几个倒霉者,平时不上供者,作案例,邀功上报,好歹有个交待,让上头班师返朝。
说句公道话,时至今曰,生态环境所遭受的破坏,为赚钱生存的老板们是有直接责任,可政府部门也有责任,为什么不通过环评就让他们开业,为什么不管HMWM能创造产值就让开业,才造成今日以国家名义,动用大量人力去各地督察环境保护进程。说实在的,他们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三废危害又有多少人具有专业知识?而我们专业执法部门长期以来,把企业环保及三废治理处罚,作为像割韮菜一样,过一段时期罚点钱,既有收益又完成例行公事,雷声大,雨点小,这也造成企业老板们对环保部门另一种看法,不就是想割点韮菜吗?
对于环境保护治理,势在必行,责无旁贷,这个责任担当,官与民都有过失,只有客观坦诚,才能心服口服。浙江宁波,海宁等中小橡胶企业,都愿意拿出资金,投入治理三废,他们希望环保部门安排过得硬的治理单位来搞,并要承诺一定达标,。人民是值得信赖的,他们都有把自身企业环境治理好的愿望,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以全民方方面面綜合考量,以正能量打一场环境保护人民战争,不能有死角和幸灾乐禍者,实体经济是最伟大的价值实现者,必须千方百计去呵护,没有实体经济,没有化学工业,没有冶炼工业,没有燃料工业,便没有一切。
保护环境最终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实体经济发展生产力,政府部门和企业应是联手去全方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工作,而不是对立的一刀切,出于公心,出于爱心,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全民行动,打消一切杂念,从关爱几十年来好不容易以血汗打拚起来的对制造大国有贡献的各领域企业出发,有步骤,有计划,有统筹,有行之有效的積极治理环境保护落地措施,去实现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橡胶工业更美丽!
(来源:橡胶技术网)
每周价格行情,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