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DMC市场主流报价在28800-29500元/附近,本周过后将进入休假模式,可还有厂家想备货,但大部分企业已开始封盘不接单,再加上物流也大面积停运,只有静待节后市场变化,小编预计节后呈上涨趋势。经过了去年12月份的回调后1月再次上涨700-1000元/吨,自去年8月来的涨幅逾50%。下图为2006年以来国内DMC架构走势情况。
刚才我们说有机硅,那DMC又是什么呢?DMC指二甲基二氯硅烷通过水解、裂解等工序制成的二甲基二氯硅烷混合环体,分子结构呈现环状,其中大部分为 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是有机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中间体。而这些中间体进一步深加工合成得到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大类有机硅深加工产品。
而在有机硅各个合成工序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浆渣等三废,具体废弃物如下表:
因此各生产有机硅企业成为各国环保部门重点监察对象之一。而国内因2016年5月份开始国内开始出台一系列环保法规,如下表所示:
受逐渐严厉的环保政策影响,国内部分有机硅生产厂家被迫停产检修,外加有机硅原料甲醇、金属硅价格持续上涨和运费上涨,国内DMC价格逐渐上探,经过1年半上涨在2017年年底价格至近10年来高位。
全球国际有机硅供应情况
全球有机硅供给高度集中,目前全球仅 15家有机硅生产企业,2017年全球产能在530万吨左右,而我国国内有机硅产能占全球产能的55.4%。
全球国际有机硅供应情况
全球有机硅供给高度集中,目前全球仅 15家有机硅生产企业,2017年全球产能在530万吨左右,而我国国内有机硅产能占全球产能的55.4%。
目前有机硅生产企业中海外 5 家,分别为道康宁(84 万吨)、迈图(45万吨)、瓦克(44 万吨)、信越(35 万吨)、KCC(11 万吨),此外中国蓝星在法国具有 20 万吨单体的生产能力。
国内仅剩新安股份、中国蓝星、合盛硅业等 10 家生产企业,海外巨头道康宁和瓦克在中国张家港具有 40 万吨的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国内、外产能具体情况如下表:
国内仅剩新安股份、中国蓝星、合盛硅业等 10 家生产企业,海外巨头道康宁和瓦克在中国张家港具有 40 万吨的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国内、外产能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国内有机硅产能最大为江西的蓝星,国内外产量合计为60万吨,不过此公司并非上市企业,其控股公司为中国蓝星集团。其次的为合盛硅业(603260)的36万吨,新安化工(600596)的34万吨。
而近些年来国内有机硅产能在经过2010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维持低速增长,这与有机硅行情低迷不无关系,2016、2017两年因严厉的环保政策增速更是维持在5%以下。
而近些年来国内有机硅产能在经过2010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维持低速增长,这与有机硅行情低迷不无关系,2016、2017两年因严厉的环保政策增速更是维持在5%以下。
而在有机硅四大产品需求方面,国内以硅胶为主,占比68%,其次为硅油的17%;海外消费结构中欧美地区硅油的消费占比略超过硅橡胶,而日本的消费结构中硅油的消费量远远超过硅橡胶。
有机硅的下游主要为建筑与汽车行业,用于密封用途。硅烷偶联剂是目前增长较快的产品,主要用于玻纤制造,此外还用于密封剂、粘接剂和涂料的增粘剂等。良好的物化性能为其带来了新能源、电子新需求,近三年全球厂商开工提升到 82%。
若2018年国家环保力度维持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水平,今年DMC价格仍将整体维持高位,且不排除突破10年新高可能。而在剔除甲醇和金属硅涨价幅度后,目前DMC价格价差比2017年年初上涨将近10000元/吨,如下图所示:
若2018年国家环保力度维持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水平,今年DMC价格仍将整体维持高位,且不排除突破10年新高可能。而在剔除甲醇和金属硅涨价幅度后,目前DMC价格价差比2017年年初上涨将近10000元/吨,如下图所示:
价差的扩大无疑利好生产企业,下面为目前生产有机硅企业的几个上市公司来说,价差每上涨1000元/吨,上市公司每股盈余情况(EPS)如下图表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合盛硅业每股从涨价中获益最高,其次为新安股份,鲁西化工最低。
新安股份,公司打造了从硅矿冶炼到硅粉加工、单体合成到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有机硅产业链,较同业具有两大优势:(1)自配套金属硅产能(自给率 50%),同时利用草甘膦副产的氯甲烷(自给率 30%),享受价格上涨一体化的收益;(2)自消化有机硅副产的废盐酸,循环经济效益凸显。
新安股份,公司打造了从硅矿冶炼到硅粉加工、单体合成到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有机硅产业链,较同业具有两大优势:(1)自配套金属硅产能(自给率 50%),同时利用草甘膦副产的氯甲烷(自给率 30%),享受价格上涨一体化的收益;(2)自消化有机硅副产的废盐酸,循环经济效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