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回天新材
回天新材6月28日公告,年产5.1万吨锂电池电极胶粘剂项目一期(年产1.5万吨锂电池电极胶粘剂)已建设完成,生产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相关生产线于近日正式投产。
本项目一期的投产,将有助于公司抓住锂电池行业高速发展和我国高端胶粘 剂进口替代的机遇,匹配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展锂电池电极胶粘剂业务,完善公司业务布局,提升规模和技术优势,增强公司在锂电池用胶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项目概况
2022年10月,回天新材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 85000.0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入 30000 万元用于建设“年产5.1万吨锂电池电极胶粘剂项目”。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回天(宜城)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湖北省宜城市精细化工园区,生产应用于锂电池电极的改性聚丙烯酸共聚物胶粘剂(PAA)产品,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成后新增产能 1.5 万吨/年,二期建成后新增产能 3.6 万吨/年。
该项目募集资金的必要性
1.下游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或将成为行业新增驱动力近年来,锂电池发展势头迅猛,其应用从手机、笔记本电脑发展到电动汽车、能源储备系统等新兴领域。胶粘剂用量通常为电池总材料的 2-5%,成本占电池制造成本的 1%以下,但可将电池性能提高 5-10%,是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必备材料之一。受国内新能源汽车政策驱动,2014 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出现爆发式 增长。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使得动力锂电池需求同步快速增长,预计在本轮电 池及材料大规模扩产周期后,技术升级和规模效应将推动电池降低成本,单辆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容量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受到光伏、风能等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电化学储能领域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储能系统的核心需求在于高 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从成本、功率密度等角度考虑,锂电池是最适用电化学 存储场景的技术路线。随着锂电池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储能行业蓬勃发展,锂电池的市场规模将迅速增长,锂电池电极胶粘剂的需求也将随之提升,锂电池电极胶粘剂或将成为胶粘剂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 锂电池电极胶粘剂本地化,实现进口替代成为趋势锂电池电极胶粘剂产品核心技术在于原材料和原材料的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壁垒高,目前应用于锂电池电极的高端水性胶粘剂 SBR 市场基本被 ZEON、JSR、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245 双日等日本厂商垄断。国内行业企业主要从事 SBR、PAA 等胶粘剂的中低端产 品研发生产,正在向高端胶粘剂市场导入。随着锂电池在我国的大规模生产,作 为重要的辅助材料之一,锂电池电极的水性胶粘剂的本土化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国内锂电池电极胶粘剂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国内将会出现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锂电池胶电极粘剂生产企业。
3. 落实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保持企业竞争力由于公司生产的胶粘剂产品品种多、质量优,在国内市场上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订单源源而来,但受生产能力的限制,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虽然公司目前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及开发功能型产品、对胶粘剂和密封胶进行应用研究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公司作为国内胶粘剂产品的龙头企业,高度关注新能源行业快 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加大对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水平的提升,对锂电池电极 胶粘剂产品进行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企业急需通过引进配套先进设备,提高产 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在巩固已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司的市 场网络的有利因素,进一步扩大销售,全面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保持稳定发展。
★广州回天通信电子新材料扩建项目
回天新材6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年产约3.93万吨广州回天通信电子新材料扩建项目预计于2023年7月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将有效缓解公司通信电子胶粘剂产品产能紧张的局面,匹配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产品价格会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适时进行相应调整。
锂电池用聚氨酯胶生产线项目
6月15日,回天新材发布公告:双组分聚氨酯胶生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试生产,具备 1 万吨/年的量产能力,正式建成投产。该条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并引入信息化系统,可连续化生产作业,产品性能稳定,生产效率高。本次新增产线建成投产后,公司锂电池用聚氨酯胶产能达到约 1.8 万吨/年,可有效保障公司相应产品供应能力,提升公司市场拓展能力,助力公司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用胶这一战略业务板块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业务增长极,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